“妈妈,那个链接还需要淘宝账号,本王没有啊!”看到小文在QQ里的发过来的信息,我噗嗤一笑,看来类似全能自恋的心理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啊。
前期关于小文想买潮韩版平光镜最后沟通的结果是,我委托同事给她买,所以一早上我就在QQ上呼叫她,让小文把链接发过来,没想到,小主的回复果然霸气十足。
发过来截屏,并告诉网上搜索方法,同时指明她要的那一款的颜色......小文思路非常清晰,以确保我们在爸爸不知道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网上交易。从对话中,我能明显感受到,她身上有股渴望做自己的能量流动出来。
当然每个青春期的孩子在自我意识上格外敏感,于是我把它及时接住,告诉她我会尽力办到的。虽然没有回话,但我知道她肯定开心不已。
本王没有啊!1、真爱无条件,你相信吗?
当答应孩子买她渴望的东西时,孩子就没再回话了。我的内心有个声音出来:“这小妮子,目的达到了就不理老娘了。”
当天下班回到家,坐在电脑前的小文从里屋跑出来,兴奋告诉我她从QQ下线后,自己就开始自学了数学、英语。
她不停的跑进跑出,一会儿把英语《重难点手册》拿给我看,一会儿把作的笔记向我展示。满是蓝色的墨水字,标注红五角星是知识点总结,黑色波浪线是重点,粘的便利贴上面写满了错题订正......。
我一边欣喜不已对她啧啧赞叹,一边心里感叹其实孩子比我们更真实,比我们更无条件的爱着自己的父母。如果说在亲子关系中孩子老跟父母讲条件,那也是父母教会的。
听着我赞扬她自己也开心得直蹦哒,受她的邀请,我参观了她收拾后的房间。“你看这个是我从上面拿下来的,所以我把桌上原有一个东西就换了地方,你说的,要有进有出,才能平衡,你看怎么样?.......”她比划的介绍房间局部调整的变化。
我有些惊讶的看着她,没想到前几天自己就那么随口一说的话,她全听进去了。原来,孩子只听他们愿意听得话,不光是孩子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据科学研究人的大脑每秒要处理四千亿位元的信息,但是我们只能意识到其中两千位元的信息,所以听什么话,看什么人都是取决于我们的选择——看到我们想要看到的东西,收到我们想要收到的信息,这也是吸引力法则的奥妙所在。
当亲子沟通中孩子体会到平等、尊重、被理解、被支持,那么,TA也会用相应的能量回馈父母,与这个世界互动。
2、你允许孩子活出全能感吗?
不知道是不是受宫斗剧还是网游的影响,我不止一次发现不少孩子在打闹嬉戏时,也都时不时冒出“本王”二字。其实看似好玩的背后,透露出每个人的内在都想做自己,活出全能感来。
“妈妈,我发现当我看到书桌上整洁干净,我觉得我的思想就被清醒好多了,有种想法就冒出来,这么干净的书桌不用来学习简直太可惜了,你看我想买桌布铺桌子,让它更干净更好看”小文分享道。
做断舍离就是清理自己的思想,这是我在《生命重建》里看到的一段阐述,没想到小文就这么轻易感觉到了。
“妈妈,我发现,凡事放松才行,不能太用力了,我们班上的同学都说上课下课拼命学习的是学霸,学渣下课才睡觉,这一点我严重不同意,我下课就睡觉,但说我是学渣我可不答应。你想啊,上课全神贯注听课已经够累了,下课得趁机放松放松,这样下节课才有精力听啊…….
“你说呢?”听着孩子滔滔不绝的讲话,我觉得这很神奇,我们成长是通过看书,听课,实践最终才体会到放松才能创造,而孩子轻易就能总结,才能说得这么白话。
“妈妈,我现在做什么事情都是慢慢的做,以前我上学时慌里慌张的走路,吃饭.......太耗能量了,所以我想了办法,让自己舒服一点,这样自己就有更多能量了。”
《我的父亲南怀瑾》里面曾提到过一个故事,说南怀瑾提到过“你不仅在闻花,更重要的是花也在闻你,被你吸引,所以花会散发出更多的能量被你吸收,如果你太用精力去闻花,你就过多的使用你的能量,你的能量被花吸了。”所以当我们很用力去做事时,你会发现很累,看书久了会近视….。
据说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读书无数,但年老耳聪目明就是缘于这个道理。当我告诉小文这段典故时,孩子睁大眼睛说我什么书也没看,我就知道了,还傲骄的说了句:“这很难吗?”我大笑道。
在我们成人的世界中,关于成功,健康,财富…….我们都总结出一套所谓的路径,你能如何才能如何。某种程度,这会成为我们的限制。我们有多渴望成功,其实内在就有个不可能成功或害怕成功的恐惧。
……
看着眼前的孩子嘴巴一张一合,我真切的体会到当孩子体会到自己做主的感觉时,她的潜能和能量就会自然流淌出来。
3、是你觉得学习苦逼,还是孩子真的苦逼?
接着孩子讲了在学校的趣事,全然没有了以前那样抱怨还有几天就要上学了,好日了到头了的郁郁寡欢,替好友买餐点,突破门卫,老师,值日生的层层稽查的故事,孩子身临其境,活灵活现的还原现场演绎了5遍,逗得我哈哈大笑。
孩子边说边笑,把饭碗端在桌子上和我们一起吃,我观察到孩子之前吃饭都是在电脑面前吃的。原来那时相比我们大人要好好学习唠叨,显然在边对着电脑边吃饭对她来说更愉悦一些。
身体是诚实的,她一会儿过来蹭我一会儿过来对着我大笑,把一个劲埋头吃饭的爸爸逗得哈哈大笑。看前眼前的小文,我不由的想到曾无意看到的一则新闻:
襄阳市召开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重点治理干部作风中懒、庸、推、慢、浮五大病症。记者发现,大会开始没多久,这几位参会者便在座位上昏昏欲睡。整个报道自然是批评那些打瞌睡的干部在全市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上,不认真听取会议精神,不对照自身不足找差距,竟然毫无顾忌地打起了瞌睡,慵懒的状况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匪夷所思….
我仔细的看了一下他们的照片,他们没有一个是趴着睡的,都是正襟危坐的眼睛闭上了,显然他们没有成心想睡,只是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比如我看到有个干部,他做得好好的,然后就开始点头,有时突然头部下沉,使之身体失衡就突然醒来了。
他们努力调整坐姿和状态,但是没多久,就又开始昏昏欲睡了。同时我也观察了那些瞌睡旁边的那些人,他们虽然没有睡觉但也是六眼无神,精神恍惚的样子。
我当时的感觉就是他们会睡着是因为会上的内容多半太枯燥了,我们都曾是上班族,大家都干过这样的事情,跟如果课上学生打瞌睡说明是老师的问题的道理如初一辙。
我记得在电影《饥饿游戏》里的女主角凯妮丝问她的老师海格尔:“我怎么才能活下来!”她的老师回答道:让他们喜欢你,把目光停留在在你身上,他们愿意赞助你……”。
同样的,如果想让孩子听你的,那么首先你得让孩子喜欢你,至少不抗拒,这就意味着你们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关系只有在看见,呼应、链接中才能产生。
“妈妈,有件事,我想跟你说一下,今天我兴趣来了,我想学习一下英语,还有XX同学的作业有困难,我们想要讨论,你能不关网吧吗,我来关网。”
晚上孩子曾以各种借口常常躲着玩手机游戏,想起注意力使用法则,在那一刻我选择了信任,我同意了,也得到了先生的默许。“谢谢妈妈”孩子拥抱了我,蹦跳得回了自己的房间。
这时躺在床上就寝的先生冒出了句,“你信不信,她肯定在自己的房间里打游戏。”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但马上轻松的说,反正她还没开学,就任性一下吧,即使有我也不想戳穿她,她不敢真实表达也是因为觉得代价太大了。”
“好吧,我这一关过了,那爸那边要唠叨她,关网你就别管了哈。”先生怕我这个学习过的人,去评判爷爷的做法。
我觉得有必要去提醒孩子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我轻敲了孩子的房间门,请求孩子开门,门开了,孩子握着笔,书桌前摊着她正在做的英语《重难点手册》,手机放在一边,我平和的向她解释可能发生的情况,她点点头。
我把孩子学习情况告诉先生,先生直叹没有想到,问我这是我们的孩子吗?这么自觉这么守信。我暗想一个孩子好容易获得自主权她一定会倍感珍惜而不是出尔反尔。
“今天是什么日子?”我得看看,先生说,今天是雷文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天,其意义不亚于新中国成立啊,我狂笑。
我也觉得神奇,验证到看见,呼应,链接,亲子关系和情感就发生了。不一样的是,我现在跟以前一样忙着学习。
但不是把学习跟孩子的交流分隔开来,我在同身体的链接的方面进行扩展,把注意力分成三部分,10%注意力在自己身上,60%的注意力放在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上,让自己更容易地活在当下。30%的注意力去看见,呼应、链接孩子。
我们生命与生俱来的在婴儿就有的全能自恋感,发号施令是婴儿,满足需求的是妈妈,等我们逐渐长大后,我们既是发号施令者,也是实现自己意愿的实施者。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出独一无二的存在感。
本王没有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