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立春
1.中医三因理论:因人、因时、因地用药。
2.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养脾胃。
3.春天属木,对应人体的肝。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4.冬天是进补的季节,立春吃春盘,辛味的东西有发散作用,即治未病(预防疾病)。
冬天,闭藏养生,积攒能量。
5.五味:酸,苦,甘,辛,咸。
6.内热又叫浊气。冬天吃得过好,内热,浊气产生。
7.你认为导致疾病的原因:外感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
8.肝炎、感冒、支气管炎的咳嗽是不一样的。空空的咳嗽,感觉从肺里面出来,高烧三天不退,这是支原体肺炎。
9.冬春季药房呼吸道疾病:
1)春捂秋冻,捂下肢,保暖。
2)形寒(穿得少)饮冷(喝凉的)则伤肺。
肺的特点是宣发的,肺主一身之气,这种宣发遇到寒冷,造成肺气闭塞,引起哮喘复发。
10.中医对儿科小孩的认识:
为什么小孩爱吃寒凉的东西呢?任何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来解释,小孩叫纯阳之体,纯阳是指3至5岁或7至8岁。这个年纪的孩子回家爱脱袜子,是热性体质——多热症,多食症,少虚症,少寒症。
11.立春,防风邪,防肝火。
肝主生发,同时内伤七情,肝主怒,所以春天发肝火的人多。
12.中医对肝的认识:
1)肝主疏泄(疏通畅达)
2)肝主胆汁(脾胃消化,情志,脾气主升胃气主下)
3)肝主藏血,调节血液。
“肝开窍(相连)于目”,眼睛出现问题,从肝来考虑,眼睛可以反映肝脏功能的好坏,眼疾从治肝开始。
4)肝主筋(肌腱、韧带、筋膜)。
抽筋:抽筋或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可以出现抽筋。
立春后,少批评孩子,吃饭不批评孩子。吃饭时要愉悦就餐,否则会肝郁气滞。
春天,披发缓行(散步)容易有良好的情绪,肝火没了,精神就好了。
13.春天为什么要捂?
1)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高发;
不减衣服太快,不犯懒,变天(老人、孩子、头发少的人)勤快换衣服。
多戴帽子,头顶经络穴位丰富。
特殊疾病:腰椎病,颈椎病。
春捂秋冻,捂下肢,上阳下阴。
2)寒从脚底生,男阳女阴。
中医讲养生要掌握度,要适度:防过捂、穿得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下肢适当运动,睡前、运动前后按摩下肢。
3)控制情绪
14.胃主受纳(接受食物),脾主运化
肝火过旺,要克脾。肝病都有脾功能异常,腹胀、厌食、腹泻,下肢酸痛,浑身无力。
酸入肝(点肝火),甘入脾。适度适当地多吃酸,少吃甜。吃甜的可缓和肝气(舒肝理气)。
酸味食物:牛肉,羊肉,蛋黄,乳酪等。
甜味食物:韭菜,菠菜,大枣,山药等。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药食同源:大枣
大枣,健脾补血安神。
日服三颗枣,百岁不显老。
大枣是通过健脾,吸收营养物质充分,达到补血的目的。
芪精大枣汤:有润肺的作用。大便干燥,热症明显,少吃。
黄芪:补气,阳性,提高免疫力。
黄精:健脾、补肾、润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