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解语花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1-22 00:50 被阅读0次
夜读:解语花2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夜读:解语花2

其实《人间词话》的评语未必中肯,至少是对词用代字的意见未必适用于这首周词。诚如王氏所云,那只消把“桂”字改成“月”字,便一切妥当。

然而果真改为“月华流瓦”,较之原句似反觉逊色。个中三味,当细求之。这首词的好处,就在于没有落入灯月交辉的俗套。

作者一上来写灯火通明,已极工巧之能事;此处转而写月,则除了写出月色的光辉皎洁外,还写出它的姿容绝代,色香兼备。“桂华”一语,当然包括月中有桂树和桂子飘香(如白居易《忆江南》:“山寺月中寻桂子”)两个典故,但更主要的却是为下面“耿耿素娥欲下”一句作铺垫。

既然嫦娥翩翩欲下,她当然带着女子特有的香气,而嫦娥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香气正应如桂花一般,因此这“桂华”二字就不是陈词滥词了。

这正如杜甫在《月夜》中所写的“香雾云鬟湿”,着一“香”字,则雾里的月光便如簇拥云鬟的嫦娥出现在眼前,而对月怀人之情也就不言而喻,昔曹植《洛神赋》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警句刻画出一位水上女神的绰约仙姿,杜甫和周邦彦则把朦胧或皎洁的月光比拟为呼之欲下的月中仙女,皆得异曲同工之妙。

周词这写月的三句,“桂华”句宛如未见其容,先闻其香;“纤云散”则如女子搴开帷幕或揭去面纱;然后水到渠成,写出了“耿耿素娥欲下”。如依王说,不用“桂华”而迳说“月明”,则肯定不会有现在这一栩栩如生的场面,读者也不会有飘飘欲仙的感受。上面所说的美成此词设想新奇,构思巧妙,正是指的这种表现手法。

然而作者的笔触并未停留在这里,他又从天上回到人间,写“时序风物”和“人家宴乐”之盛美。但作者把这些全放到背景中去写,突出地写只有在良辰佳节才出来看灯赏月的女子,故紧接着绘出了“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的窈窕形象。

“淡雅”二字,恰与上文“素娥”相映衬。“萧鼓喧,人影参差”是写实,却用来烘托气氛,体现闹中有静;而以“满路飘香麝”作为上片小结,到底是因人间有衣裳淡雅而又馨香满路的“楚女”引起作者对团圆而明朗的皓月产生了“耿耿素娥欲下”的联想和幻觉呢,还是用月里嫦娥来衬托或拟喻人间的姝丽?仙乎,人乎?那尽可由读者自己去补充或设想,作者却不再饶舌了。此之谓,耐人寻味。

相关文章

  • 夜读:解语花2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 夜读:解语花1

    除夕之夜,一家人驱车去西安奥体中心赏烟花归来,重温经典,夜读周邦彦的《解语花•上元》。这是词人飘流他乡,逢元宵节的...

  • 夜读:解语花3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 解语花·解语花

    海棠西府,片片压枝,孤自芳华吐。 未解花语。凝眸处,脉脉散飞远途。 拨弦婉诉。颜色谢,谁堪丝竹。 描眉初、花旦青衣...

  • 七夕,等着花

    名花不解语,无情也动人。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世人皆叹解语花,不知为谁花解语。解语为一人,一笑一倾城,世界未闻花...

  • 花语

    名花不解语,无情也动人。 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 世人皆叹解语花,不知为谁花解语。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

  • 解语花 花解语

    清早起来,闲来无事坐着听歌喝茶。耳机里音乐开到了最大,也掩盖不住旁边的嘈杂与喧闹。随意写点东西吧,起码可以静静心。...

  • 解语花·词牌名系列(二)

    又是一首解语花,“莫道繁花不解语,世间自有解语花。” 解语花 宋·方千里 长空淡碧,素魄凝辉,星斗寒相射。凤楼鸳瓦...

  • 夜读:花非花2

    夜读诗王白乐天的《花非花》,回想起前不久才讲授过的《琵琶行》,追溯诗人的生平经历,不难发现: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

  • 解语花

    解语花 来源:旅游学院作者:冉苗馨 常言岁月是朵双生花 一生金钗华裳戏说几段风华 一生鲜衣怒马续世代荣耀 缓缓莲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解语花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oq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