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753803/eba3671be03e05b8.jpg)
2、如何拯救
人类必须通过主动和被动的方式,大力提高人类个体及人类群体的知识储备、生存技能储备和道德水平建设,从而使得人类整体或者部分人类群体具有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直至演化出与环境和谐共存形式的文明。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及实践和分阶段及内容的继续教育及实践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教育和再教育必须起到两个作用:一是普及正确的基础知识和常识以提高人类整体生存能力和生存水平,提高文明基础的底层建设和高层建筑,设法破除一切信息茧房及其类似物,使得人类群体具有主动和被动式的信息检验能力,并可以从容的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径。二是持续的凝聚和提炼具有先进共同观念的文化和文明以形成信仰共同体,以及可以持续不断的、有效而快速的筛选出忠诚可靠、意志坚定、自觉自愿信仰并践行的,对于共同信仰具有足够强烈信心、能力和勇气的可造之才。有且只有这些可造之才,才有可能逐渐发展成为先进人类文明的先行者和引领者,领导人类走向未来。
生命来到世间,或许是一场苦难的旅程,但是生命本身有时会淡化这种苦难和痛苦,只是漫无目的的跟随着生命自身的脚步前行。人类来到这个世界,生命的苦痛已经必须承受,人文衍生出来的苦难和挫折,必然依靠人文自己的力量去解脱和置换,解脱无非生命的终止和恐惧的终止,置换的方法可以是希望、麻痹和漠视。所以在权衡之后,希望以及希望的高阶方法信仰是人类最可能的出路。
信仰是一种超越人类本能的精神符号和一整套思想行为标准范式。是类似于生命基因一样,在适合的时空就可以通过自组织形成一个标准模版的信息范式,无数的标准模版的信仰范式集聚成信仰共同体本体。信仰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现实中有可能实现的信仰,一种是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信仰。其根本区别是,有可能实现的信仰的逻辑基础是基于现实,而无法实现的信仰的逻辑基础是基于想象。当然,如果有一天想象成为现实,后信仰与前信仰基础相当。
有可能实现的信仰,必须建立在稳固的逻辑基础和逻辑关系之上,才有可能走得稳走得远。我认为这个逻辑基础只能是基于现实的展望,这个逻辑关系也必然是基于现实且兼顾平衡的扩展,同时应该进行目标解析和阶段控制,从而形成坚实有力的趋势和方向,引导人类走向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