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如何缘由,我们竟忽然来到了人世间。在呼与吸激荡起的流动的能量里,生命就如同春天里摇曳生长的麦苗,生机与绿意油油地招摇。
镜子,因为可以清晰地映射出照者的模样,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照镜子的时候,人们通常都是带着自我欣赏的渴盼的,
至于那美人,更是一日十回,流连于镜子前,陶醉于明眸善睐间的情意婉转,顾盼于低头回首间的巧笑倩兮。丑人通常很少照镜子,这样省去了很多烦恼。
当然,人们照镜子还有一个意图,那便是正衣冠、修妆容,进一步完善自己。其中的引申含义也表示人在思想情操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检视与完善。
抛开实体的镜子去思考,其实人生处处都是镜子,照着万物。关键看我们如何调整思维,聚焦视角。
四十岁之前,我们习惯把自己当成镜子,照世界、照周围人事,于是总觉不满意,戚戚焉、愤愤焉。一切皆因向外看,向外求。
四十岁之后定要学会把天地、周遭当成镜子,唯一可被审视的便是自己,从思想到灵魂,从语言到行为。
我们如何定位自己?如何感受自己?如何触摸自己?如何认知自己?这个过程绝非说的这么简单,它需要有强大的内驱力和思考与认知能力。毕竟,认知自己是最难的事情。即便认识到了,有时我们也不愿意承认和面对事实。人是善于自我保护的动物,喜欢本能粉饰事实,从而产生虚假的愉悦感。
这种情况下,周遭镜子的作用便十分有限,我们人为降低了镜子的作用。
因此,人生是一场修行。不是向外修,而是向内修。
我们看似有形,实则经常无形。我们看似有情,实则经常无情。构成形的那些东西时聚时散,当我们生命的根扎实了、神凝聚了、心安定了,形才会饱满而充实,立体而有力量。
我们泰然照天地之镜、人事之镜时,心灵才会舒然有魂,丰厚有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