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认知升级”这个词开始经常在身边出现,大到各界大佬名人,下到各种小白萌新,人人都在强调“认知改变命运”。
最近刷抖音时,看到了一则美国气象学家J·马歇尔·谢博德关于认知的ted演讲。他主张,就算是学术一流的科学家,也需要加强自己的认知升级,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学术研究偏差和误导。
演讲视频稍微有些枯燥,但给了我另一种角度看待认知升级,我发现,原来就算是世界级顶尖的学术人才们也需要认知升级,原来认知升级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某些名人口中所说实现阶级跨越的跳板,原来认知升级对我们任何人来说都是种基础能力。
带着这个新感触,我前后翻阅了一些关于认知和思考的书籍和论坛。想试图找到认知升级的可量化途径或方法。最终,我发现认知升级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按照我目前查阅到的资料和个人的理解,我将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方法大致总结为三种。
方法一:深度思考深度追问
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第一个方法是深度思考。如莫琳希凯的著作《深度思考》说的,深度思考其实就是不断的逼近问题的本质。
其实,个人理解就是咱们常说的,多问几个为什么。用5W1H分析法去思考(5W+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方法二:广泛涉猎,不留盲区
良好思维习惯的另一大支撑就是要让自己广泛涉猎,遇到不懂得问题不要不了了之甚至回避,应该尽可能去查阅和了解。不要成为查理芒格所说的那种“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眼睛里全是钉子”的人。
当我们对各种事物没有广泛涉猎和了解时,我们总是习惯于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去解读。好比我们的祖先因为没有物理知识,才会把雷电解释为神怒。所以,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和开拓我们的眼界和知识边界,是支撑我们强大思考能力的前提。
方法三:颗粒归仓,厚积薄发
思维像是一张网,而里面的知识是挂在网上的一个个节点和片段。如果没有这些节点和片段,思维的网是无法铺开生长的。并且,我们的思维是快速且跳跃的,文字的表述却是线性的。
然而,我们遇到这些有启发性节点和片段是随机零星的,就像在海滩上拾贝壳一样,所以在遇到时,一定要“收纳储存”,然后梳理归类。
当这些零星的知识点达到一定量级时,就会引起量变到质变的思考跨越。所以,如果我们记忆力没有那么长效保值,那不妨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厚积薄发地让思维扎扎实实的慢慢升级。
总之,以上这些方法都是锻造强大思考的有效方法,但不代表是唯一方法。认知升级是一生的事业,而强大的思考能力才能助推我们认知升级,所以扎扎实实的训练思考方法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