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在这个本就缺乏安全感的虚拟世界里,人性的恶被无限的发挥放大。我们可以肆意的开骂,很随意的拉黑。我们可以用最恶毒的语言去攻击,尽可能的道德绑架一个我们不喜欢的人。
因为一个不同的观点,或者是一句让你不悦的话,都可能成为我们开骂的理由。甚至骂人不需要任何理由,仅仅是因为我看你不爽。(估计没人敢把自己的照片放在网上,就算长的还行,还是会有人骂你)我们骂人的成本低了,动动手指就很可以人身攻击。一句“傻逼”,根本不需要消耗多少热量,只用几KB的流量。
我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我们肆意漫骂的基础。如若在现实中,一个彪型大汉让你不爽,你也会开口就骂吗?我非常反感网上的“喷子”,什么事都要掺和一笔,扣着个大汗脚,吃着泡面,顶着十几天没洗过的头,还非常积极的参与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这种精神真的让我敬佩。
很多时候,悲剧往往源于那些我们不能坦然,但在内心深处却又相信的东西。这正是有些人动辄对外界的刺激表现强烈攻击性的原因,并且这些攻击性往往会打着道德或者主义的大旗。但本质上,过激的反应往往都是源于内心的不强大。
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共性:对于有自信的领域,就容易做到就事论事,因为事实并不会令他有强烈的不愉快;对于没自信的领域,就容易上纲上线,因为需要一些抽象的东西来保护自己。
我们大多数时候的愤怒都源于自己的痛处被戳到。“你怎么不会花妆啊?”“我内在美啊”“花妆的女人都没什么内涵”你不花妆不见得就有内涵,这种自欺欺人的安慰,为我们的懒惰找了个多好的借口。你没车没房没有女朋友,就怪现在的女生太物质。你一脸疙瘩蓬头垢面没人喜欢,就去抱怨别人都是颜控。我们潜意识都想找个刘亦菲、都俊敏那样的对象,有钱又有颜,关键是无论怎样还都不嫌弃你。多么可笑的逻辑,这样的“理想”,恐怕只能在梦境里才能实现。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负面情绪甚至还会转化为攻击行为,而在网络中,言语的暴力则随处可见。一群不能清醒认识自我的人如果再遇到一些特殊情况,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网络交友中,我们遇到多少自认为的“奇葩”?在你眼里是朵奇葩,只是因为你不喜欢他(她)。或是他(她)的三观和你不一致。我们每天吃的饭都不一样呢,凭什么要求他人与你一样?信息时代的便捷,也为我们骂人行了方便。试想以前半个月才有的书信传情,字字句句都要斟酌好久,手比脑子慢的好处就是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深情。(一封信要发十天半月才到,谁会无聊的写信骂人或是问些你吃了吗?吃的什么的话题。)《查令十字街84号》的海莲和弗兰克,他们的认识并不比现在摇一摇,陌陌正式多少。那种以书为载体的心灵交流和以信为形式的丰富情感是让我们最为之动容的地方。比起现在的肉体交流和一个靠聊天软件积起来的情感要高尚的多,珍贵的多。如果当初用的是微信,估计他们很难给我们留下这么美好的一段爱情故事。我曾说过最好的爱情是互相攀比,最好的婚姻是门当户对(精神上的)。
网络让我们交友成本降低了,我们潜意识告诉自己,下一个遇到的会更好,现在的不必要好好理会。就是这样的思维,让我们陷入加一个删一个、相一个黄一个的怪圈。有人相亲相了一火车,一个合适的都没遇到。就像菜市场买菜一样,这家谈不拢,没事还有下一家。你表现冷傲,OK删掉。回复短信太慢,OK删掉。我们对网上认识的朋友缺乏最基本的耐心,只是因为你和他(她)认识的很容易。一段感情是怎么开始的并不重要,关键看它是如何结束的。
“故事的开关部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让我们少点套路,多点真诚。小点猜疑,多点耐心。少点漫骂,多点尊重。你想打开对方的心扉,首先你得打开你的心扉。记住网络那头的人,和我们完全没有两样。
别让谩骂拉低了你的情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