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桃花三月开
写给女儿的唐三百|《感遇·其二》,走出低落不容易,但也没那么难

写给女儿的唐三百|《感遇·其二》,走出低落不容易,但也没那么难

作者: 疯哥哥l | 来源:发表于2021-05-01 00:00 被阅读0次

    张九龄被贬荆州,做大都督府长史。长史是一个不小的官职,但和他之前做的宰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

    痛苦来自于比较,人喜欢横向比较,也喜欢纵向比较。别人比自己过得好,会伤心,而自己没有以前过得好,也会非常失落。以张九龄的长史身份,已经是普通人可能不可及的了。如果能换种思路看自己,也许他就不会如此痛苦了。

    此时,六十四的张九龄总摆脱不了内心的失落,就四处走走以散心。大冬天的突然看到一大片桔子树,于是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张九龄看到丹橘,想起自己现在的处境,内心孤寂失落,便道:“在江南才有这些丹橘树,到了冬天依然绿油油的。可不是仅仅因为南方暖和,也是因为丹橘也有松柏一样的抗寒决心。本来是要把这么好的东西进献给您的,但路途遥远,而且你也不想见我。嗨,人的遭遇不同,也没有规律可循。都说要种植桃李,这丹橘也是可以绿树成荫的。”

    张九龄是广东韶关人,从小到大见最多的就是一年四季不落叶子的树木。被贬荆州,是江南,也是如此。这首诗写得浅显易懂,还被称为佳品,主要还是因为他表达的情感显得更为高级。

    为何高级?因为他是利用比兴的手法,以“丹橘”自比,以“嘉客”喻皇帝,表达的是一种忠君出仕的思想。在那个时代,这种因为不能为皇帝服务而暗自伤心的人是非常被推崇的。而这种思想的由来,一是因为儒家思想,二是因为屈原。楚怀王不再信任自己,而楚国也被灭国,屈原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于是选择投江。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但事实上,人的情感和思维受阻,便会有这样的局限性,在任何时代都会有这样的情感。而这种情绪在《感遇·其二》里表现得很恰当。

    所以,人性是一切文学表达的重点。而文学作品能够历久常新,是因为人性从来没有变过。

    张九龄是监察御史出身,直言敢谏,算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但他被贬荆州,三四年后就去世了。人很难从失落的情绪里走出来,大抵是因为生活没有了方向,也因此找不到了自身价值。

    受“伤”了走出来不容易,但也并不会那么难,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我们看一个人的作品,在不同时期,情绪、思想都会不同,有时候悲戚,有时候激昂,大都如此。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健忘。

    孙洙把这张九龄的这两首诗放在首篇,算是开宗明义,表明立场。

    从另一个角度,借张九龄的诗来表达自己的“忠君”思想,在文字狱很严厉的乾隆年间,也是比较稳妥的方式。

    张九龄的这两首诗情绪都不高,内有阴郁,我们读它不能受这样的情绪影响,可以用回顾历史的方式,提取更多积极的因素。

    imag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给女儿的唐三百|《感遇·其二》,走出低落不容易,但也没那么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zn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