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5会不会步南方周末和焦点访谈的后尘
2024-12-07
现在有问题,就是12315,sf是不敢说的,会被监测。但不管怎么说,老百姓真的硬了起来。
只是,我有个小小的担心,会不会有一天,12345突然停止服务了?现在而言,12345是老百姓挺直腰杆的VIP渠道,各个部门各个单位,12345直接纳入市长考核,谁接到12345的投诉不是瑟瑟发抖?
坚持住这股清风,别学当年的《南方周末》与《焦点访谈》,最终都沦为了鸡肋!
毕竟现在记者,都死了,一个都没剩。如果12315不是12315了,难不成再来一个问政山东?
以前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南方周末是抹不开的槛,人人都梦想进入南方周末,在当年,南方周末对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就是耶路撒冷,南方周末的记者身上有100万的人身意外险……
当年说100万,相当于今天说1000万。
他们谈起南方周末时,两眼放光。
仿佛,他要去的不是一家新闻媒体,而是一支特种部队。
南方周末是中国周刊里的翘楚,期期爆炸。
乃至,每年南方周末的新年贺词都会成为业内外的大事,例如我们经常说的“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就出自南方周末1998年的新年贺词。
甚至现在,南方周末已经不是以前的南方周末了,依旧还是有很多人会和我说,南方周末发了新年贺词
记者,为什么突然都死光了?
是因为,写了,也发不了。
如今,再大的事,也不会有调查报道,上面不允许,下面也不允许,无论是郑州还是珠海,BBC等外媒记者接着就赶到了现场,结果就是老百姓奋力阻挠,是不是又要抹黑我们?
于是,每当有风吹草动,老百姓不再期待记者的深度报道了,因为等不来了,若是老百姓议论纷纷,咋平息这种议论?
蓝底白字。
是不是很有感觉,现在很多事情,到了这个阶段,就算是尘埃落定了。
所以,这个时代,新闻已死,只剩下盖棺定论和以讹传讹。
我觉得,中国不缺优秀的记者。
缺的是生存空间。
雷区太多,这不能写,那不能问,到处都是栅栏,调查文学一写就是几万字,触碰到的禁区太多了,从而被枪毙也是必然的。就像是我看完《文化苦旅》之后,只感到了一句话:长寿真好!
南方周末为什么阳痿了?换风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帅,换个领导,一下子就可以了!
风格一下子就都变了,特别是文化类,这个很难调整。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