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个丁家的小哥又在后面偷看她呢!小二心里有点气恼,偏偏却是忽略不掉。
这丁家的少年记得是叫做紫陌,比小二大了三岁,眉清目秀又文采风流,在学堂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小二对他印象很好,就是觉得他的目光总是太炽烈,让她浑身难受。
这学堂里,只有小二一个女娃娃,确实打眼,任谁家小门户的女儿,不是遵从着“女子无才便是德”呢?字都不用认几个,到了日子就出嫁去了。
小二不但是受了父母更多疼爱,更是能跟着大哥长春一起来学堂读书,何其幸运啊,一定要听从爹娘的话,以后更是要好好孝顺他们。
于是,小二便不再去注意身后那道目光,认认真真听先生讲课。
~2~
这已经是在私塾的第五年了,在这五年里小二已经熟读了四书五经,对一个不用科考的女孩子来说,也是够用了。
爹娘说了,过段时间,结了课,就不用再来学堂了。
那丁家的,怕是也知道了消息,最近特别殷勤,目光也越来越热切,还真是有点烦呢。年少的情窦初开,天真而热烈,小二愈发不知道要怎么去面对。
如果他真有心,便应该登门去和爹娘提亲才好,不然我一个女孩子家,自己做得了什么主呢?小二闷闷地想。
~3~
那丁家的紫陌,真的来提亲了,可是爹娘居然没同意,说自己女儿以后要有大作为,不在婚事上蹉跎。
小二不明白,自己只是比别的女孩多认了几个字儿,怎么就成了特别的人呢?爹娘对我好像是有别的打算,是什么呢?小二心里很多疑问,却没人回答她。
已经是十五岁了,同龄的女孩子都该嫁人了,小二却仿佛有另外一条路要走,她不知道对错,只能够跟从。
父母之命,孩子只能跟从,不是吗?
~4~
原来这就是爹娘说的大事!爹娘居然把所有的家产变卖了,加入了白莲教。
那白莲教的教头叫做徐鸿儒,小二听着他们日常商议的事儿,经常觉得心惊肉跳,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要以造反杀头?
可是爹娘和那一众教徒都是群情激昂,仿佛眼珠子里面都燃烧着熊熊烈火,要把这个世道改成自己的姓氏。
太可怕了,小二心里想。
但是爹娘平时让她学习的本事,她又不能懈怠,剪纸为马撒豆成兵,小二聪明伶俐学得快,在这一个群体里面鹤立鸡群。
因着她的缘故,爹娘被委以重任,他们看着很高兴的样子,那自己做的就是对的吧?嗯,听从爹娘的,肯定是对的。
于是她更加刻苦练习,技艺越发精湛,一定到爹娘说的大日子来了,就是她一展身手的时候了。
~5~
丁家的紫陌来了,他居然来了,居然还能见到他!小二心里有着自己都不知道的期盼。
天天和这一众人在一起,心里总是不安,可又无处可逃,这丁家的少年,又让她想起了那段无忧的岁月,能安稳生活多美好啊!
两个年轻人,虽是相对无言,却是胜过千言万语,原来小二心里也是有他的,丁紫陌的眼里激动出了泪水。
时过境迁,都已不是无知少年。
小二已经是徐鸿儒的左右臂膀,主管军务,而紫陌是徐鸿儒费尽心机得到的军师人选。
~6~
短暂的叙旧之后,紫陌说到了重点,我并非是为着什么宏图大业来这里的,我只是为了你而来,这白莲教做的事,是违反天条要遭天谴的,我不能让你在这里自取灭亡。
小二心里的那一处隐忧,被紫陌一点而破,这就是知心人啊!
紫陌见她已有动摇,便热切地说道,走吧,这天下之大何愁没有地方落脚,我们一起去了,过安稳的日子,可好?
小二想了想说道,我一个人,终究不放心父母和兄长,要走也得一起走,我去说服爹娘全家一起走,否则,我岂不是不义之徒?
紫陌忙说,那当然最好,一定要劝着你的父母,别再执迷不悟。
~7~
可惜了,爹娘的执念太深,他们坚持徐鸿儒一定会成功,这种相信深入骨髓,连她这个女儿的话,都听不进去。
再说下去,阿爹便是要发怒,那神情太吓人,小二没有坚持,退了出来。
看到一旁等待的紫陌,她心里一凛,主意便定了下来。
回到自己屋内,取了两个纸鸢,朝着空中一抛,一下变化成两只大鸟,小二、紫陌各自跨上一只,那两只大鸟便驮着二人,飞上了天际,瞬间便没了踪影。
与紫陌已经错过一次,不能再错过这一次了!
~8~
二人飞了不知多远,往下一看,已经到了莱芜地界,想那白莲教的人也追踪不到这里,便拉低了那大鸟,朝着地上落。
快到地面的时候,忽地又一下变换,那两只大鸟,竟又变成了两匹骏马,驮着二人一路往深山里面去——白莲教一次折损二员大将,怎么会轻易放弃,为了保全自己,只能隐居深山。
到了一处人烟稀少的村落,小二与紫陌二人下马,那两匹马儿又变作了纸鸢模样。二人租屋住下,算是落了脚。
也不要什么婚礼,小二只是把头发改了妇人的式样,便算是成了婚。
~9~
出来的匆忙,二人身上的钱和值钱的物件马上就消耗殆尽,紫陌一介书生,厚着脸皮去邻家借米,却被臊了一鼻子灰,惹得小二笑他。
小二把钗环耳饰都拿了去,换得一些米粮,暂时解了饥荒,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紫陌一筹莫展满面愁容,小二倒是轻松愉快。
填饱了肚子,便关紧了门,二人对坐猜灯谜、背读过的书解闷子,谁输了就挨一下栗凿,这二人也是自得其乐。
这一日,小二更是顽皮,剪了一个纸判官,压到了鸡笼下,放到二人中间,又煮了酒行酒令,你来我往的,玩得不亦乐乎,也难为这俩货,没个下酒菜也能喝得起来。
忽地,就听到那鸡笼子里面,叮叮咣咣地响动起来。打开一看,满满的都是金银,小二心花怒放,紫陌目瞪口呆。
与附近的邻人相熟了以后,听外头一个带孙子玩的老太太说起来,附近那个最有钱的,有一天晚上,正吃着饭,屋子中间忽然落了下去,成了一个深坑,出来个判官模样的人,说地府清算人间罪恶,这家人作恶太多,不用金银,便拘了人去,那家人谁知道是做了什么心虚,竟把金银填了那个大坑,后来那判官才走了,深坑也恢复了原样。
小二紫陌二人,听到了装作惊讶的样子,回家来关了门,便对着笑到肚子疼。
有了金银,便置办了房舍、牲畜、仆人、田产,这日子从此就滋润了。
~10~
到底是逆天行事,终无善果。
那徐鸿儒的白莲教被官府镇压了,一众教徒,身首异处,一个惨字无以形容。
小二紫陌二人知晓,悲戚无语只有泪涟涟!父母兄嫂都已不在了,只有个三岁的侄子,是小二唯一的亲人!紫陌便留了小二在家,托人寻访到那孩子,接了到身边来,当自己的孩子抚养,也随了紫陌姓丁。
若不是紫陌,小二和这个幼子,怕都是在劫难逃。
小二会法术,难免自作聪明,又尝到了甜头,没有费的分毫,竟是家缠万贯,于是更是不节制起来。
紫陌便劝她,那法术不是正经营生,以后还是弃了不要用,免得招灾惹祸,小二哪里听得进去。
~11~
家里光景好了,一天夜里招了强盗,十数个匪人进了内室,抓了紫陌要对小二不轨。小二环视一周,大喝一声“止”,所有的强盗便都吐出了舌头,呆立不得动弹。
小二自若地下了床,着了下人反剪了双手用绳子捆了送到了府衙。这一带的匪患连官府都整治不了,小二一介女流竟是兵不血刃地就办了。
时年蝗灾泛滥,小二在自家田里放了纸鸢数百只,别人家的天大都被蝗虫啃得干净,唯有小二一家的收成不受影响。
这样的事情一多了,便激起了民愤,周围的邻居都以妖人作乱告发小二一家,官府也因着小二擒了盗贼扫了颜面,早已记恨许久,一时之间,竟是四面楚歌。
小二此时方知紫陌的心意,旁门左道终究是得了不义之财,得了也不安生,此处也是不宜久留了,二人贱卖了家产,遣散了仆从,易地而居。
~12~
这一次,小二听了紫陌的话,再不出手用法术解决问题,实打实地努力,不再投机取巧。
二人开了一个琉璃厂,尽是做些新式花样儿的琉璃灯盏,每每上市都被抢购一空,于是,家里便是日渐丰盈起来。
小二摒弃了法术,把心思都用在管家经营上,不管是对着工人、奴婢、仆从都会从行为上严加管束,家里立了规矩遵照执行,不得有差。
而日常的供给,却又十分大方,年节的赏赐更是比规定的还要丰盛。
且小二紫陌二人,治家虽严,却是和善的人,闲了时常摆了美酒佳肴,与众人同乐。
因此,家里上上下下的人无不敬服,做事情无不尽心。
~13~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周边的邻居,都受了丁家夫妻的雨露,有贫困不得力的,都得到了丁家夫妻的慷慨资助。
到了秋日里,村子里的小孩儿还不能劳动的,丁家夫妻便出了钱,让这些孩儿去挖野菜,挖过来,丁家夫妻出钱购买,放到屋里存着,众人不懂他们的意思,但是得了银钱,也是补贴了家里生活用度。
这一年,天大旱,田地里颗粒无收。
丁家夫妻把存着的野菜都拿出来,混着粟米分给众人,这一处的百姓都活了下来,不用逃亡去外地。
小二也得了夫婿紫陌的首肯后,多年之后,又做法下了一场雨,惠泽众人,解了大旱。
从那以后,丁家夫妻二人的威望愈发高了起来,尽得众人爱戴,心里很满足。
小二觉得这一切福泽都是源自多年以前,夫婿那一次深入虎穴的英勇,心里便更加爱他了!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