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沉思录
[强读笔记 8 ]“所罗门王断子案”与机制设计

[强读笔记 8 ]“所罗门王断子案”与机制设计

作者: 一个澎湃的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1-27 15:38 被阅读0次

          我们生活中往往存在许多的规则,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进行社会控制,调整社会成员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但是,许多的规则往往不是“密不透风”的,存在着许多漏洞,不法分子利用这些漏洞谋取私利,损害公众利益。因此,合理的规则设计显得尤其重要,我们且来看一个著名的机制设计的案例——“所罗门断子案”。

          所罗门王是犹太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也是世界上最传奇的君王之一,被人赞誉为“智慧之王”。有这样一个传说,所罗门在继位之初,就曾虔诚地向上帝祈祷,希望上帝能赐予他当一个好国王所必需的好品质。于是,耶和华便拿出了四样东西给他挑选。所罗门从 “长寿”、“财富”、“复仇”、“智慧”中仅挑了“智慧”,于是,上帝便赐给了他一个谨慎而又聪明的心灵。从此,所罗门断案之神能,破案之智慧,裁判之公正,便在西方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佳话。

          有一天,所罗门端坐在大神殿里的审判席上,有两个妇女抱着一婴儿上殿来,哭哭啼啼地向他陈述一个案件。

          其中年轻妇女指着年老妇女说: “我们二人住在一起待产。我三天前先生下一个男婴,后来,她也生下了一个儿子。今天早上醒来时,我发现怀中孩子已经没有呼吸了,把我吓得惊魂未定。我再仔细一看,这个死婴并不是我亲生的儿子,而是她的,而更加让人气愤的是我的儿子居然在她的怀里抱着。

          年轻妇女陈述未完,年老妇女就激动地向所罗门抗辩道: “不,她说的是假话!死去的才是她的儿子,她自己不小心,晚上睡觉时把自己的孩子压死了,现在想把我的儿子抢走。”

          而年轻妇女更加激动,大声地说:“活着的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

          二女争子,吵得不可开交。这件奇案一时间也难住了所罗门。

          案子非常棘手,没有丝毫其他的人证、物证可供参考。所罗门沉思良久,突然睁开眼睛,发出一个简短的命令: “拿剑来”。

          二妇女大吃一惊,都问: “国王,您拿剑来干什么?”

          所罗门向她们解释说: “既然你们俩都认准这个婴儿是你们的儿子,又找不到别的证据来证明,我想干脆就把婴儿切开两半,一人一半”。

          听到这话,年轻妇女顿时吓得面如土色,随后失声痛哭: “国王呵,您还是把孩子给她吧,我宁可不要这个孩子了,请不要杀孩子!”而年老妇女则无动于衷,很不情愿地说: “好呵,我既不能得到,她也不能得到,干脆一刀两半,把孩子杀了吧。”

          此时,真相大白。按人之常情,只有亲生母亲才会委屈自己,以保存孩子的性命,于是,所罗门作出了一个千古传诵的判决: “把孩子交给年轻妇女,她才是真正的生母”。而狠毒的年老妇女,则受到了法律应有的惩罚。

    所罗门王断子案

          在这个故事中,很明显所罗门王利用了亲生母亲不忍心伤害孩子这一点,推断出了谁是婴儿真正的母亲。我们试着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做一个分析:假如年轻妇女和年老妇女都同意所罗门王的方法,那么孩子就是一人一半,但显然这种事情在一个伟大的君王手中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生的;对于真正的母亲来说,她自然不会忍心伤害孩子,因此宁可把孩子让给对方。从这条逻辑出发,假如年轻妇女选择不同意,年老妇女选择同意,则年老妇女获得孩子;假如年轻妇女同意,年老妇女不同意,则年轻妇女获得孩子。而双方都选择不同意的情况在故事中没有体现,这一选择作为特例我们留在后文中再来讨论。综上,两妇女不同选择下的收益组合如下表:

    “所罗门王断子案”收益组合表

          如表所示,事实上,两位妇女的选择唯有两种:“年轻妇女同意、年老妇女不同意”或“年轻妇女不同意、年老妇女同意”,双方都选择“同意”或“不同意”在故事背景下被排除掉了,而所罗门王就是根据双方两种不同的选择来进行判断。人的思想与身体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具有目的性,彰显着思想的意义。人与人之间不同的行为选择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目的,而做出行为选择是为了完成头脑中的想法,即思想与行动具有协调一致性。比如我们想吃饭,自然会有拿筷子、端碗等相应的动作;想洗澡,自然会有拿毛巾、脱衣服等相应的动作,这些行为选择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但有时候,我们的行为选择也是自发的生理反应所致,如惊讶时瞳孔放大、回忆过去情境时眼珠向左上方转动以及各种表情,都是生理反应。观察这些行为选择,就能识别个人心中隐藏的真实意图。在“所罗门王断子案”这个故事里, 所罗门王基于一个假设出发设计了惩恶扬善的机制。这个假设就是“真正的母亲不会忍心伤害自己的孩子”,从这个假设出发,年轻妇女与年老妇女做出了不同的行为选择,根据她们的反应与假设相联系,看是否体现了“行为与思想具有协调一致性”的原则。很明显,年轻妇女的行为选择是与假设一致的,而年老妇女选择伤害孩子与假设——“真正的母亲不会忍心伤害自己的孩子”相矛盾。

          这样一种机制设计,是从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出发,观察人们不同的行为选择,最后评估行为选择与假设之间的逻辑一致性。但是,这种机制设计的原理是基于“行为与思想具有协调一致性”的心理学原则,假如两位妇女都是聪明人,都意识到了这样一种行为选择陷阱,于是都选择“不同意”,将孩子让给对方,则假设就会被推翻。那么,此时所罗门王又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机制来进行判别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强读笔记 8 ]“所罗门王断子案”与机制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en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