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分享2141天。一天一点点,读书分享185天(2023.7.18星期二)
情绪情感跟认知有关。处于情绪中的人,理性判断几乎等于零。而理智又和意识相联系,所以,可能那时那刻不在意是状态,就像做梦一样。很多CX公司为什么总说“把人带到会场就行。”因为那个“场”中。所以,保持自己在意识状态中很重要。对于孩子教育也是如此。更多地让他们出在意识状态,他们才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会有内在动力推动他去做一些事情。
关于“注意”让我想到了注意的分配。小时候做作业喜欢听收音机,家长不理解责骂我们,现在知道那对于自己的影响非常之小。那时写字不成问题,作业也是重复,分配出一部分注意在写作业上就可以了。成人注意的分配也有。当一个行为熟练到自动化程度时,注意的分配可能更有效。
所以,有时候问题真的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譬如睡眠,深睡可,浅睡亦可;睡着可,睡不着做其他事亦可;睡长可,睡短亦可;多睡可,少睡亦可;醒着可,睡亦可……总之,对睡眠状态有更多的接纳和允许,睡眠失眠就都不是问题了,对我们的影响就是基本没有影响。关键看你对睡眠的是怎么看的。如果你认为没有深度睡眠会对生活有影响,它就会因为你的暗示而真的影响到你,如果你释然,它也就没什么影响了。所以,约不太在乎越没有太多的影响。没有太多影响,更多时候反而相对更容易入睡。在乎睡眠反而容易失眠。说这些其实都是我们意识中的知道,但真正遇到事处在事情中都会有焦虑,知行合一是极其不容易的,我们要更多的修炼自己,刘老师说的是在“事上磨”,有个老师说“在火上烤”,我的体验是“在事里熬”,熬中知进退,熬中找支撑点找平衡点,熬中一点点对照理论去践行。
在觉醒、警醒、清醒的状态里助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