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隐隐于朝——鼻祖之王东方朔

大隐隐于朝——鼻祖之王东方朔

作者: 小胡梦话 | 来源:发表于2020-02-22 08:25 被阅读0次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有能力的人希望借助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廷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道家隐者。

东方朔时常在酒席中饮酒畅快之时便唱:“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宫殿里可以隐居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

东方朔,字曼倩,自幼失去父母,由兄嫂抚养长大,13岁读书,15岁学击剑,16岁读《诗》《书》,19岁学习孙子兵法与战阵摆布,而且他看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超级学霸。

东方朔一生正直而善于直谏,他也素知汉武帝反复无常又刚愎自用,因此东方朔每次进言时,或用诙谐之词,或用戏谑之态,看似油腔滑调,实则珠玉其中,如此这般用其聪明机智哄得汉武帝怒不得气不得,无形中让汉武帝少犯了不少错误,此为其聪敏之道。

可是汉武帝心中却把东方朔视为“俳优(指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对其治国良策从不采纳。东方朔为此感慨:“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诗仙李白,一般人入不了他的法眼,但是他对东方朔是非常之崇拜,曾写诗句:

朝天数换飞龙马,

赦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

大隐金门是谪仙。

过去似乎过多地批评东方朔的大隐思想是一种庸俗的混世活命哲学,是一种消极有害的思想。其实,从社会政治历史的角度看,它反映出在封建专制主义政治下正直的封建士人遭受压抑、不平的悲哀的生存困境,也委婉曲折地表达出封建士人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反抗、愤懑和无奈;从士人个体的角度看,它反映出封建士人对独立、自由、高尚的人格精神顽强不息的追求,也折射出封建士人进退两难而又委曲求全的辛酸心态。伯夷、叔齐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自己高尚的精神节操,显示出高扬精神价值的倾向;以“自隐无名为务”的老子、庄子,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显示出高扬生命价值的倾向;而东方朔的大隐之道,就是要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和统一。这或许就是东方朔大隐智慧的思想文化意义和人生意义吧。

相传东方朔还是东华帝君的徒弟,与孙悟空的交情也不错,还和他一起偷吃过王母娘娘的蟠桃噢~~~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有没有给您稍微解解闷了呢?喜欢文章内容的读者,欢迎关注公众号——小胡梦话,更多惊喜等着你噢!

相关文章

  • 大隐隐于朝——鼻祖之王东方朔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有能力的人希望借助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

  • 出逃……

    汉朝的东方朔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原来看到这段话,总是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选择“隐”这种...

  • 三隐

    三隐:大隐隐于市,中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 出处: “三隐”属于道家哲学思想,据传说最早出自汉武帝时期,东方朔之口...

  • 作为隐于朝的大隐,东方朔为何被汉武帝看做俳优?他都做了什么?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是古代的哲学思想,汉朝时期的东方朔把这一哲学思想体现的是淋漓尽致,他属于哪一...

  • 大隐隐于朝

    坐在出去的猴车大巷的猴车上,我竟然睡着了。醒来是被前面视野看不到的比我先到达下车地点激活语音提示已到达的声音给吵醒...

  • 大隐隐于朝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一个有名的大臣。河南大学的王立群教授评价他是“另类奇才”。他原本只是一介布衣,但他有一项很突出的...

  • 大隐隐于朝

    张良是辅佐刘邦取得天下的三大功臣之一,与萧何、韩信一同被称为“汉初三杰”。 汉朝定鼎以后,刘邦也没有忘记张良的功劳...

  • 红尘隐士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两千多年前,东方朔如是说。 今天忙了一天,待小二睡熟,我洗刷完毕,边泡脚边读万...

  • 【酱香通鉴】多面东方朔,大隐隐于朝?

    衣赐履按:今天是武帝朝的最后一篇,讲讲东方朔。讲东方朔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个老哥是山东人,想看我怎么评价他的老乡东方...

  • 随笔210215隐士

    大隐隐于市,中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隐隐于朝——鼻祖之王东方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ik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