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工作之余忙着备考,有一种回到了高三的紧迫感。时间紧,任务重,纵然一直保持着学习力,即使还具备较为成熟的学习方法,却也不能不承认读题和做题的速度在下降,有一种“迟缓”的老龄危机…
翻阅近一个月的读书笔记,记录的文字寥寥无几。陆陆续续地阅读了《习近平用语》、《把自己作为方法》、《洞见》等书籍。但都没有完整读完,仍在待读书单上挂账。现在越来越喜欢穿插阅读,那种多领域思想碰撞的感觉会反复给自己带来多个顿悟的瞬间。
去年夏天阅读了一本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系列中的两本。类似于“差序格局”这样的专有名词让我也重新审视了自己了解知识的“宽度”实在是太“窄”了。近期备考的题目中竟然也多次出现“费孝通”和他的关于中国社会的观点,让我也心中窃喜,果然是“没有白读的书”。坚持阅读一定是一件值得坚持的长期主义!
读书使人开阔眼界,和优秀的人交流也是一样的。上个周末和朋友吃饭,聊到了关于孩子教育中“套用公式”的话题。朋友的一席话,让我在实践中明白了“思维模型”的差距。朋友在高中参加类似“奥数”的考试,平时成绩差不多,但奥数却和别人有差距。朋友思考原因“我为什么做不出来”,后总结是因为“套用公式、了解题型、知道如何使用考试技巧,但却不明白本质原理”。
这一席话,让我更加膜拜他了一番。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么深的思考!对比自己,也许现在的我也不具备这样深度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和优秀的人聊天,总会在无意中点醒自己。也许我还是会忘记深度思考,但在那一刻,对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启蒙!
还有一位朋友,推荐了B站的一些资讯,让我有一种跟不上步伐的危机。已经看不清年轻人的世界,换句话说,根本看不到年轻人的世界在哪儿!这才是真正的“圈层”!不在于理不理解那个世界的思想和规则,而在于自己压根无缘走进那个世界的大门!这件事情提醒了我保持强烈好奇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在于非要挤进不属于自己的圈层,而在于了解世界变化这件事情很重要)
阅读、交流,让自己时刻保持好奇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