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第八章:理性的投资观

作者: 麦兜了个悠 | 来源:发表于2018-07-20 22:37 被阅读33次

    阅读书目:《见识》第8章  理性的投资观

    作者:吴军

    一、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钱只有花出去才是自己的,要学会更好的花钱

    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也许是从小生活经历比较艰苦,所以生活大多过得很节俭。忙碌了大半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辛辛苦苦攒下的钱,还要给儿女留着。

    其实钱只是用来交换各种资源的货币,如果钱攒着不花,那就只是纸。所以了解到了钱的本质,我们就应该学会更有效的花钱,更好的置换、利用社会资源,才有可能挣到更多的钱。当然这里不是反对攒钱,反对节俭,而是要把钱的价值发挥的最大化,帮助我们把今天的生活过得更好。

    2、钱是为了生活的更好,而不是更差

    前几年新闻报道,有的年轻人为了买苹果手机去卖肾。但是这钱花的是拿自己身体健康做交换,将来他的生活会变差,这就是实在不值得。还有很多女生为了买奢侈品牌的包包,美名其曰通勤必备款,花掉了两三万,导致自己缩衣节食,什么娱乐生活都放弃掉了。就为了图一时的虚荣心,把自己的生活质量变差,就本末倒置了。

    3、钱是挣出来的,而不是省出来的

    大多数人总是觉得钱不够花,每个月赚5000的时候,想着如果能赚到1万就好了,可是现在收入过万了,却还是觉得钱不够花。因为收入水平越高,对于生活的需求也越多。钱不够花的解决办法只有两个:要么少花钱,要么多挣钱。

    我曾遇到一个朋友,非常节省,从来不去电影院看电影,等到电影下线后到视频网站上去看。但是除了节省这个优点外,却很少学习、上进,每天只喜欢宅在家看电视。月收入6000的他能够将每个月如何攒下4000元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如果将自己工资变得更多。毕竟一个人很难用5元钱办成10元钱的事情。有这个省钱的心思,不如多花点时间去挣到更多的钱。

    要想多挣钱,除了努力勤奋之外,还要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当你掌握大部分人不会的技能,那我们就是稀缺资源。未来人工智能会越来越发达,很多职位都会被取代,若想更高效率的赚钱,就要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如何掌握常人稀缺的能力素质。

    二、第一堂投资课——关于投资的三个基本问题

    投资大家都不陌生,都希望能够用手里的“钱”换来更多的“钱”。自古自今永远有人会将钱拿去投资,也永远会有一些人因为缺乏投资的基础知识,将辛苦赚来的积蓄被骗走和骗精光。

    前两天,7月11日,新闻报道40天115家民间P2P平台炸雷。正可谓土豪死于杠杆,中产死于理财、屌丝死于P2P,小白死于传销。好像总有一款骗局适合你。所以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应该学习一些投资的知识。

    1、投资首先想明白投资的目的

    在我们投资之前,首先要想明白投资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发财、为了回报,或者是为了财产不受损失等等。简单一点,都是希望用钱再去生钱。但是投资绝不是拿自己的钱没完没了的“交学费”,说好听点是给国家做贡献,说不好听就是拿钱打水漂。

    很多男生平时抱怨自己老婆买衣服买化妆品买包,但其实他们每年在股票上浪费的钱一点也不比女生少。感觉自己好像是理财人士,但实际上这学费一交就是“十几年”不用怀疑下到打工小白,中到企业白领,上到公司高管,无一人幸免。区别在于钱越多的人,损失的也可能越多。

    我们投资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交学费,所以不要想着通过炒股票玩基金就能一夜暴富,财富自由。根据全世界资本市场基本年的数据,年均回报率在8%就是相当不错了。中国也过了高速腾飞的那些年,所以高于8%的回报率已经很难找到了,如果有那就肯定不靠谱。前两天的P2P就是例子,在金融严管、去杠杆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紧捂钱包,不要乱投资。

    2、投资的工具

    投资主要概括成六类:

    1、上市公司可流通的股票

    2、国家债券

    3、房产、土地等不动产

    4、未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基金

    5、金融衍生品,比如寿险、保险理财产品

    6、高价值实物,如黄金、艺术品

    3、选择投资对象考量的原则

    大部分人投资通常只考虑回报,却很少考虑风险。总的来讲,风险低调投资,回报肯定不会高。但是风险高的投资,回报未必高。所以不要相信基金鼓吹什么低风险高回报,这都是忽悠很傻很天真的散客。而无风险回报可以理解为银行存款或者国库券的回报。

    夏普比率是一个综合考虑回报和风险的量化指标,公式不用记,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夏普比率越高,说明投资回报高,风险低。书中作者列出一个各个国家股指基金的夏普比率。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国,然而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是不是很神奇,过山车似的中国股市居然排在第二位。而从数据上看,美国夏普比率是0.47而中国是0.22.几乎美国是中国的2倍。所以大家感觉涤荡起伏也不奇怪了。

    除了风险和回报之外,还需要考虑两个问题,流动性和准入成本。

    所谓流动性就是指能够将投资随时变现的便利性。最好的是存款、股票次之、债券再次之,而房产流动性就比较差。因为我们不可能明天缺钱,今天就能把房子卖出去套现。

    所谓准入成本就是进入交易的手续费。比如买股票需要交手续费,当然股票算便宜的了。但是黄金每克买卖差价就有好几块钱。买卖房子的手续费和税费更高。即使拍卖会上的收藏品,通常手续费也得15%。

    了解了投资的目的、投资对象和手段,我们还需来了解一些投资的误区。

    误区一:贵金属是最好的投资

    如今黄金货币的功能已经消失,只是作为储备货币。如今黄金在金融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规避风险。在战争和经济危机时代,会很值钱。另外黄金的保存条件不现实,不可能就那么放在家里,但是寄存在银行,非但每升值多少,反倒要缴纳保管费。

    误区二:专业人士理财一定比我自己做的好

    首先,那些理财顾问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聪明、那么专业、那么有判断力

    其次,管理基金的人和投资的人有利益冲突,专业机构收费是非常昂贵的。不要小看每笔2%的收费,如果股市的年回报率是8%,40年总回报是20倍。但是被基金经理拿走了2%,年回报率就变成了6%,40年的总回报只有9倍。所以被基金经理拿走的钱比投资人本身还要多,你看看他们的开什么车,买什么房子就知道了。

    最后,市场是非常敏感的,假如个别基金表现好,那么很快会有更多的热钱投入到那个基金,于是价格上涨,分母也变大了,回报率逐步降低。

    误区三:在股市上花时间研究的越多,回报就越高

    很多人炒股赚不到钱,大多觉得自己努力不够,但是越努力,越经常交易,回报就越差。据统计,散户在股市上平均获得回报只有2%左右。大多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更聪明,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误区四:只要有人买股票就会不断涨

    很多人喜欢买受人追捧的股票,即使价钱高的已经不合理了。他们总相信会有人继续接手。通常,那些接盘侠都是新手。当街坊大妈都开始买股票的时候,那么就离股灾不远了。但是直到今天,还是有人不断重复过去的错误。

    误区五:哪怕现在股票亏钱,只要我不卖,就没有事

    这种人就是在当鸵鸟。股票的真实价值不会因为当时买的价格高就要涨到当时购买的价格。当一只股票下跌50%后,需要涨100%才能回到原来的价钱。

    误区六:一毛钱的股票很便宜

    很多人喜欢买特别便宜的股票,因为花不了多少钱能买一大堆。但是一毛的股票未必比100元的更便宜。这不仅要看这个公司发行了多少股,还要看盈利的能力和成长率。买一张一毛钱的股票,相当于用两张人民币换了一大堆津巴布韦元或者委内瑞拉货币。相当于你面前堆了一大堆纸而并不值钱。巴菲特对这样的股票有一个生动的比喻:烟蒂,即使被人吸尽扔到地上,看上去不要钱,但是把它们捡起来,却根本吸不了几口。

    相信了解这些误区后,会对投资更加的理性。

    同时作者给出了三点建议

    1、彻底忘掉那些不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比如:风险基金、金融衍生品、高价值实物。

    2、对于年轻人,如果决定定居并且有能力买房,还是应该买房。虽然一线城市房价高,但是大家首先考虑的是它的使用价值而非投资价值。

    3、除了住房和不适合老百姓的投资手段,就剩股票和债券了。绝大多数人只需要考虑那些交易成本极低的指数基金即可,不要瞎炒股。盲目炒股,可能短期遇到一个好股票,但是对长期投资回报不会有太大帮助。

    4、首先要选择一个历史上表现较好的指数基金投资,然后选择一组好的债券,比如说国库券。

    5、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对风险承受的能力以及用钱的时间,按比例将资产分配到股票和债券中。年轻人,可以拿出80%的钱作为理财,但是如果55岁以上的退休老人就不能这么投资。对于老年人,投资反而要更稳妥些。同样对于马上准备结婚或者买房的年轻人,千万不要抱着到股市捞一笔解决首付的想法。

    6、当股市表现好的时候,股票和债券的比例在8:2比较好,而股市不好的时候,就可以用债券的现金买抄底股票。正所谓巴菲特所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任何人只要做到上面简单地6条,就不愁获得丰厚长期的回报。而且可以比绝大部分专业机构做得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予花阳光:阅者感同身受,受益匪浅。一篇与时俱进的投资理财风向标,非常值得细读深思,树立正确的理财观,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踏实,有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文标题:《见识》第八章:理性的投资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kc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