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作者: 王见健 | 来源:发表于2019-10-22 13:19 被阅读0次

    自信,也可以叫自信心,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应对外界能力的总体感受。所以自信有高有低,有强有弱。自信是关于自己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感受和评价。可以说,自信本身是种感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做事态度表现出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带着自信的人迎面走来,昂头挺胸,眼神坚定,面带笑容,每一步都迈得坚实有力,他的自信是流露在他的整个状态中的。

    自信包含三种特质:自爱,信任,以及面对真实自己的能力。自爱是自己是否爱自己,是否接纳自己。信任是对世界的信任,对他人的信任,对自己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的信任。同时具备了自爱与信任的孩子,是能够面对真实自己的,因为他们本身是被接纳的,他相信自己所需要的终将能够得到,所以这样是孩子更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发掘自身优势,看到自身不足,也愿意调整自己,朝更圆满的方向行进。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看看自己的孩子,就能发现孩子的自信水平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如果孩子经常自己责怪自己,苛责自己,甚至伤害自己,这就是不够自爱的表现;如果孩子自控力比较差,看到自己喜欢的吃的玩的,就完全沉浸其中,难以自控,这可能是孩子对于自己的需要能否被满足不够信任,所以难以发展出等待的能力,是信任不够的表现。当孩子总是很难调整自己的某些行为,这可能是孩子自身不能接受自己,所以拒绝做出改变。

    有时,我们判断孩子有没有自信,是看孩子敢不敢说话,说话声音大不大,能不能当众表达,或者见到陌生人的反应是退缩忸怩还是落落大方。如果孩子到了陌生环境,见到陌生人就不言语,胆子小,我们就觉得孩子自信不够。于是我们鼓励孩子说话,告诉孩子不要害怕,觉得可能是孩子锻炼不够,那么这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如何调整呢?让我们先从自信的源头出发,了解自爱。

    通俗地说,自爱就是自己爱自己,自爱如何形成呢?事实上,孩子对自己的爱是从父母对自己的爱转化而来的。意思是,当父母对孩子的爱积累足够,并逐渐融入孩子内心,孩子就形成了自爱的能力。这就好像是孩子最初学习穿衣服,系鞋带,一开始是孩子自己是不会的,父母一遍遍的教,积累够量,穿衣服和系鞋带的方法就融入了孩子的内心,他就拥有这种能力了,是一个道理。所以孩子能够自爱的前提是父母对孩子足够的爱。

    读到这里,大家可能困惑了,我们都很爱孩子啊,只怕给的不够,爱的不够。所以,我们需要在这里先讨论一下,什么是爱?爱的其中一层意思,就是接纳。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我们每个人生而不同,生物学上基因的不同,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身高长相外貌特征,既然我们的孩子外在物质特性上各有不同,那在性格、精神、主观上也一定是不同的。有善于讲话,乐意表达的孩子,就有性格内向,腼腆害羞的孩子。有适应性强的孩子,就一定会有适应能力稍弱,适应缓慢的孩子,这些都是我们孩子的特质。

    大家不要误会的是,这里的接纳不是指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是被允许的,我们接纳的是孩子本来就是一个什么性格,什么样子。比如,一个情绪容易急躁的孩子,他的情绪急躁可能是由于先天气质类型决定的(关于这部分我们以后讨论),作为教养者,恰当的做法是,我们不批评孩子为什么总是乱发脾气,而是教会他如何调节情绪。请大家细细其中的不同。

    如果回到之前的例子,觉得孩子不敢说话,说话不够自信,爸爸妈妈首先应该有这样一个觉察,哦!可能我的孩子不太喜欢讲话,之后接纳孩子不爱说话的性格特点,只有父母先接纳了孩子,孩子才能接纳自己。只有父母不认为“孩子不爱说话”是缺点,是错误,是不需要改正的,孩子才能觉得自己是好的,是没有问题的,孩子才能自我接纳,这才会形成自爱。如果爸爸妈妈觉得孩子不爱说话是需要改正的,那孩子就会形成我是不够好的,也能难爱上那个不够好的自己。

    接纳了孩子不爱说话之外,如果父母觉得,虽然我的孩子不太爱表达,但我的孩子没准思维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或者特别懂得别人的喜怒哀乐,这就有了发现孩子更多成长的可能,而不是一味希望孩子会表达,有自信。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很多的行业很多的人士,他们不依靠自信的表达也可以获得丰盛的人生。我们先要相信一点,就是我的孩子可以在表达上没那么自信,但在其他的方面会有充分的自信。这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们对孩子有这种信任么?

    当然,刚刚说的这个例子,孩子不喜欢讲话可能是性格上的原因,也可能是孩子特定时段有特定的需要,我们还是需要区别对待。如果孩子一贯乐意说笑,只是在某种情况下,或者只是面对某个人,或者是偶尔不愿意说,我们需要了解这是原因,帮助孩子解除顾虑担忧。我认识的一个孩子对戴眼镜的男士就会特别害怕,原来之前有个戴眼镜的男护士打针把他弄疼了,所以他一见到戴眼镜的男士就躲避害怕。这个状况就不是孩子性格上的原因了,作为父母需要通过对孩子的了解来区分和处理的。

    一个自爱的孩子,就拥有自信。由于他是他自己,他的本来面貌先是被父母全然的接纳、欣赏和喜爱,于是他生成了自己欣赏自己的能力,带着这种我本身就是好的,是被喜欢的主观感受,他到任何环境面对其他人,他都能够坦然地与之相处,而不会因为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而自惭形秽或者举步不前。因为具备自己是足够好的信心,所以别人对待他的方式不太容易伤害他的自尊,反而能帮助他找到与人相处或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自顾地担忧和恐惧自己不够好。

    这就是孩子自信养成之路的重要一步。总结起来,就是父母通过对孩子特质的接纳,让孩子充分感觉到自己是被爱,被允许的,自己能够自由地做自己,进而孩子形成了一种对自己全然接纳和欣赏的“自爱”。就是这份自我满意和自我肯定形成了“自信”的光晕。自信像是我们身体中的一把剑,只有我们觉得自己的剑又好又锋利,我们挥舞起来更会气势如虹。


    在自爱的基础上,我们今天再分享三个帮助孩子养成自信气质的经验。

    第一个,尊重孩子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心理学中的一个词汇,意思是一个人的自主意志和自主选择。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人类是生活在群体中的,在群体中生活的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处在关系中。而关系则涉及至少2个人以上,那么在关系的相处中,主体性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当妈妈和孩子两个人相处的时候,以谁的意志为主呢?以谁的意志为主,体现的就是谁的主体性。

    举个例子,妈妈问孩子晚上想吃什么啊?孩子说想吃牛排,但是妈妈吃不惯西餐,不想吃牛排,这时妈妈说:牛排太干了,太油腻了,或者今天家里没有牛排,我们吃馄饨吧!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妈妈主体性的体现,因为孩子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选择没有得到认同,吃牛排是孩子的主体,吃馄饨是妈妈的主体性。所以,简单地说,主体性就是一个人的需要、意志和选择。我们可以回想一下生活中的点滴,孩子主体性体现的时刻多么?孩子的需要经常能够得到满足么?孩子的选择经常能够被允许么?孩子的意志能够得到实现么?

    如果一个孩子的主体性经常得不到伸展,他注定是无法自信的,因为连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意志都不能得到展现,可以说连自我都是不存在的,又何谈自信 呢?我们这里说的存在,是指心理、精神、主观上的存在,而不是客观上物质上的存在。作为一个物质世界的人,孩子当然是存在的,但是孩子心理上、主观的需要存在过么?如果孩子一切的事情,都是妈妈的意志或者家人的选择,他在心理上可以说是不存在的。

    所以我们说,在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这不仅是孩子的自主选择,也是对孩子的信任。当妈妈信任孩子能够自己决定,今天要穿什么衣服,吃何种食物,和哪些小朋友做朋友,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学什么,妈妈相信孩子有能力为自己做出当下最好的选择,这与自爱形成的路线一样,由于妈妈信任孩子,逐渐地孩子可以自己信任自己,形成自信。

    妈妈读到这里会不会慌张起来?觉得要是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会不会乱了套,或者孩子的需要会不停,吃起糖果来会停不了嘴,玩起游戏觉都舍不得睡。妈妈有这样的顾虑是很能够理解的,如果是这样,那就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做主。比如孩子玩游戏的事情,可以和孩子说,你一周玩手机的时间是60分钟,你可以自由支配这60分钟如何使用。我们给孩子设置一个范围,让他在这里能够自主选择,同时自己承担责任。如果孩子第一天就把一周玩游戏的时间都用了,那这个结果也只能他自己承担。

    孩子是很聪明的,他逐渐会在这个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做法,经过多次尝试,形成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有时,孩子先答应了一周60分钟游戏时间,但随后会开始讲条件,多要时间,这也是他主体性的体现。这时爸爸妈妈的处理方式就有智慧了,孩子的需要到底要不要满足呢?很多父母就卡在这里,不满足有顾虑,满足了顾虑更大。这种情况下,父母对一周60分钟游戏时间的设置是能接受的,不能接受的是孩子,

    于是我们就分享培养孩子自信的第二个经验,积极倾听与回应。

    当孩子有情绪困扰,或者是刚刚说的,对于60分钟游戏时间的设置不满意,这时爸爸妈妈不要急于去做决定:满足或者不满足。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启动一种能力,积极倾听与回应的能力。因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困扰,有情绪,有能量的淤积,我们要帮助孩子把这个困扰抒发出来。很多时候,当这种困扰得以抒发后,孩子自己会做出更优的选择,或者想出其他的解决办法,甚至已经脱离了最初的问题,到底要不要延长游戏时间呢?也许事情就有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说一个实际的案例,有位家长朋友听了我的建议让孩子在一周内自己决定玩多长时间游戏,孩子最初是玩的不亦乐乎,妈妈忍了又忍,终于忍受不了就找孩子谈了谈。妈妈和孩子说:你玩了这么久的游戏,感觉不错!孩子说:是,因为玩游戏能让我特别快的高兴起来。妈妈说,哦,原来你想要很快高兴起来。孩子说:是,以前画画也让我挺高兴的,后来非得给我设定主题让我画,我就觉得没那么有意思了。这时,这位妈妈突然明白了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原来游戏是在一个范围内做自主的选择,这能让孩子感觉快乐。

    之后,妈妈和孩子一起找到了其他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又不被限制,能够自主选择的活动,孩子也不再纠结于玩游戏了。后来,妈妈与孩子还制定了一个一周不玩游戏的设置,那之后,孩子竟然告诉妈妈,其实不玩也没那么想玩了,其他的活动也挺有意思。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事情的发展方向是无序的,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担心孩子会沉迷,会一发不可收拾,其实是我们自己一种主观的,偏向负面结果的预测,它并不是现实,我们需要对自己这种思维的自动流向保持觉知,避免给我们带来过多的焦虑,并影响对现实的判断。

    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做到积极倾听与回应呢?

    这个技能其实就是心理咨询师的需要技能之一,在心理咨询领域我们把它称为共情,就是与对方的感受同频,理解对方感受的能力。也是我们说的同理心。

    就是说,在孩子有困扰的时候,爸爸妈妈先要跨出一步,从自己的位置跨出,一步迈到孩子的位置上,从孩子的角度体会和理解他的情感需要。能够与孩子保持同频的父母与孩子的对话会呈现何种区别呢?我们先举个例子。

    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不想去。此时妈妈如何回应?第一种:没事的,不要怕;第二种:这有什么可怕的?第三种:要勇敢;第四种回应:胆子真小,长大了怎么办啊!以上这几种回应我们现在可以体会一下,是站在谁的角度的回应呢?孩子此刻的感受是害怕,不想去。没事的,不要怕;这有什么可怕的,要勇敢,胆子真小,长大了可怎么办啊!其实这几种回应都是站在妈妈的位置,而非孩子的位置。

    什么样的回应方式,是站在孩子的位置呢?最有效的方式是主动回应孩子的情绪感受,比如回答:哦,宝宝有点害怕,宝宝不想去。害怕就是孩子此刻的情绪,这个情绪被妈妈敏锐地捕捉到了,恰当共情了孩子的感受。妈妈看到孩子的害怕,而不是忽视孩子的情感体验,去制止孩子有害怕的感受,而告诉他:不要怕;或者让孩子感觉自己不应该有这种感受,去告诉他:这有什么可怕的;也不是教孩子该怎么做,而去告诉他:要勇敢;或是最后一种回应,评价孩子的行为是胆子小。

    害怕是孩子的真实感受,爸爸妈妈不断地共情和同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这些情绪就能够没有阻碍地、自然流淌出来,它就不会被压抑,不会被排斥,是生命中一种自然的能量。通常,妈妈要回应孩子的情绪感受,主要有:喜悦、憎恨、失望、恐惧、爱、担忧、愤怒、骄傲、沮丧、悲伤等等。这种对情绪感受的回应需要多多练习,前提是爸爸妈妈不否认这种情绪的出现,这也包含爸爸妈妈对情绪感受的接纳程度,以后有机会我们也可以做这方面细致的分享。

    这就好像是这样一个过程,孩子有了害怕的情绪,但由于他语言思维能力的欠缺,他无法完整地把这种负面情绪经由语言来释放。父母这时的作用就是识别出这种情绪,然后用我们已经发展出的语言能力,教会孩子释放负面情绪情感的方法。这与之前讲的,自爱能力,自信能力的复制类似,孩子先是把负面情绪呈现出来,父母通过同理孩子,发现了这种情绪,之后教给孩子处理这些情绪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就具备了这项能力。

    第三个培养孩子自信气质的方法是给孩子具体真实的回馈。

    我们可能听说过有一种表扬式的教育方式,去赞美孩子,鼓励孩子。在这里,我们不能忽略两点:对孩子的称赞要具体,要真实。因为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最开始自己与外界是一体的,之后分化出自己和外界,再之后孩子才能分辨更多的个体是不同的。就好像之前讲的小男孩会因为一个戴眼镜的男护士,就对所有戴眼镜的男士都有恐惧感,就是这个原因。在孩子的世界里,外界是很容易被泛化的。具有相同特征的人就是一样的,这在孩子身上很容易发现。

    正因为如此,孩子需要具体的表扬。比如学走路的孩子因为步伐不稳,摔倒了,没有任何人帮助也没有哭,自己就爬起来继续走。这时,爸爸妈妈会很欣喜,表扬孩子:宝宝真棒!类似这种“真棒,真乖,真好”的表扬就是不具体的,空泛的表扬。孩子对于爸爸妈妈在表扬自己什么是一头雾水的,如果这时妈妈觉得孩子能够自己站起来值得鼓励,那可以说:宝宝能自己站起来。在这种鼓励的语气下,孩子知道自己“可以自己站起来”,这是对孩子具体的帮助。

    真诚的肯定同样重要。

    这种真诚是指妈妈表达信息的一致性,就是妈妈是真心觉得孩子的这个特点是好的,嘴上也说是好的,这就是一致的。如果妈妈心里想的是这样不好,但嘴上表扬,这样的不一致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的,他会困惑于这种不一致,不确定到底这是不是好的,让孩子充满疑惑和分裂,也难以信任妈妈。如果妈妈认为孩子不需要表扬,那就不要表扬,违心的表现,内外不一致的表现对孩子的成长更为不利。


    最后,我们说说不利于孩子建立自信的做法。首先,不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呈现出什么行为,就描述什么行为,不要给孩子的行为贴上我们主观认为的标签。之前举的例子,孩子觉得害怕,妈妈回应说:胆小鬼,这就是一种贴标签。试想一下,我们连孩子在害怕什么?为什么害怕都还不知道,就说孩子是胆小鬼,这不仅武断,更是否认了孩子的主观存在,是用我们自己的尺子在丈量孩子,殊不知假如我们处在孩子的年纪,遇到和孩子一样的事情,可能会表现得更害怕呢。

    如果长期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孩子就会成为标签的样子,这就是那句为什么我们越怕什么越来什么。有本书叫“父母是孩子天生的催眠师”,孩子经由父母常年的标签催眠,父母的评价塑造了孩子大脑的认知,形成了孩子大脑的神经回路,他就会自然走向父母给他设计好的路。所以,描述孩子的行为,尽管这个行为是你不接受的,但客观地描述这个行为并告诉孩子这个行为对自己,对其他人或对环境有什么影响,而不要给孩子贴上“笨、自私、胆小鬼”这样的标签。

    其次,不要越界。我们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界限,这种界限有身体上的,有心理上的。父母要注意不要总是轻易地越过孩子的界限,去帮助孩子处理属于孩子的事情。有种说法,你妈觉得你冷,你妈叫你穿秋裤。这好似是一个玩笑,但其实是典型的越界行为。除非是很小的孩子,否则孩子对自己是冷是暖,什么对自己是好的,他是有判断的。妈妈觉得孩子冷,让孩子穿秋裤,这条秋裤实际上是为妈妈穿的。只有孩子穿了秋裤,妈妈才会安心,来感觉自己是个好妈妈。

    为什么越界会影响孩子自信的建立呢?还说穿秋裤的例子,在这里,妈妈在暗示孩子什么?暗示孩子连自己冷暖自知的能力都没有,孩子连自己冷了需要穿秋裤都需要别人来提醒,这样连自理都成问题的孩子,如何有雄心壮志去参与社会,与人竞争呢?他们只会觉得:我连冷热都不知道。我需要妈妈的保护,我什么都干不了。当然,在意识层面,孩子会说妈妈是为自己好,用妈妈是为自己好压抑了妈妈不信任自己而产生的愤怒,这种愤怒潜藏在潜意识里,需要能量来抑制,于是就更没有能量去发展自我和自信了。

    第三,不聚焦于孩子的短处。孩子本身的特质就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而自信是种感受,是一种行与不行,好与不好,能与不能的感受。如果我们总是聚焦于孩子的短处,比如不爱表达的孩子,我们就要让他多表达,那孩子的整体感受就总是自己是不行的,自己是有缺陷的,我是需要改变的,这种感受始终围绕着孩子,自信难以形成。但如果多聚焦于孩子优势,孩子对自己就更为相信,也更能建立起自信,而带着这种自信,反而可以促进短处的进步。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或者一项事业的扩张也是这个规律。先是基于自身优势出发,在这个领域积累了成绩和信心之后,自然会将目光和精力投向其他领域,带着这种对自身清晰认知的信心,才能走得更为宽广,更为踏实。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都要立足于自己的优势特质,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和定位自己,才会取得成绩,而并非以自身的缺点为起点,从改变做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lq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