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字家园】诗词投稿专题读书笔记读书
10分钟《古诗课》 [41]怀念袁隆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分钟《古诗课》 [41]怀念袁隆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 小木山庄的溜溜 | 来源:发表于2021-05-27 22:13 被阅读0次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几天,伟大的袁隆平爷爷去世了,在帮助我们吃饱饭之后,像一颗种子回归大地。此时来读这首诗,便更加有感触。

    自从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开始琢磨要提高水稻产量,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到1975年,袁隆平终于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历时15年,期间经历那十年的波折,种种辛酸苦楚、艰难曲折自不必多说,“粒粒皆辛苦”一言道尽。

    我一直记得《资治通鉴》里对神农的评价,“德冒天下谓之皇”,神农氏“教五谷而兴农事”,这就是他最大的功绩之一。解决粮食问题,就是天大的德行。袁隆平爷爷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在诠释什么是真正的国士无双。

    (一)诗人生平:李绅其人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出身赵郡李氏南祖。

    从百度百科的介绍来看,李绅出身的家族是很好的,他的曾祖父(《古诗课》里写的是祖父,跟百度百科不一样,我觉得应该是相信百度百科吧?)当过宰相,那时候跟赵郡李氏南祖联宗。

    李绅的父亲也当官,历任金坛、乌程等地县令。可惜李绅的父亲在李绅6岁时就过世了,因此李绅家境困窘,曾在佛寺读书。

    我记得读《中国社会经济史讲稿》的时候看到,“当时的佛寺除办慈善事业外,就是办教育,使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僧侣教你读书时,便同时教你信仰佛教,并且当你在佛寺内读书时,是供给生活的”,这让我感到十分震撼,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最大的慈善,而且当时的佛寺有点平民教育的意思。

    但是李绅这人历史上名声并不好。

    李绅由于生活豪奢、为官酷暴、滥施淫威,死后,被定性为酷吏,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据说《悯农》是李绅在27岁的时候写的。也不知道李绅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从“悯农”的人变成生活奢靡的酷吏。

    (二)诗歌品读

    首句“锄禾日当午”,正午太阳高悬的时候,农民们在田里劳作。这里的劳作“锄禾”之前还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因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知名嘉宾蒙曼把“锄禾”错误解释成了“播种”。其实应该是“除草”。因为把杂草掘起来之后,经过太阳暴晒,杂草就会被晒死,所以除草要在正午的时候做。而播种肯定要在比较阴凉的时候进行。

    第二句“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落到了禾苗下面的土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了。正午很热,在这时候劳动,还是弯腰劳动,那种辛苦就成倍增加了。

    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对我们这些不事生产的人的一种告诫:“不劳作的人怎么会知道,盘子里的食物,每一粒都是辛苦劳作的结果。”哪怕现在我读了这首诗,也无法感同身受的,因为没有真正经历过,不会有刻骨铭心的感受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分钟《古诗课》 [41]怀念袁隆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nd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