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9日 星期日 晴
这周儿子想在家将家里的宽带换成光纤,我和他说要这样做必须要征得他爸爸的同意。儿子周一打电话让电信局的人到家看了线路情况,考虑到他爸爸不允许在家布线的要求,儿子问上门的工作人员,线从外面空调洞穿过来的可能性。总之儿子为了能换光纤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在家布线如何不影响美观。晚上我们都回到家,吃饭的时候,我几次提起话题,让儿子和他爸爸说,儿子很有耐性,忍住不说,等吃完饭再说。吃完饭,我去洗碗,儿子和他爸爸开始谈论这个话题,碗还没有洗完,听见客厅里冲突起来,儿子和他爸爸都很大声的争执。我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跑到客厅,只见儿子涨红了脸,在问他爸爸:“你不许装,请你给我一个说服我的理由。我不懂为什么,换一个速度能快点的光纤就不行,效率提高点不是更好吗?”他爸爸说:“如果在家里不牵线,能接上家里的暗线我就同意,否则,想都不用想。至于理由,换装光纤未必就能比现在的宽带快。我反正不同意,如果要装,将来等你自己工作,能自立了,在你自己家的房子装。”两个人都不能说服对方,儿子很生气,不能理解为什么换装一个光纤就这么难?!而我知道,其实这是95后和60后观点的冲突,儿子是95后,独生子女,从小生活衣食无忧,从小也是在网络中长大的一代。从小没有兄弟姐妹作伴,他们在网络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因此网络对于他们真的非常重要,而网速的快慢成为制约体验网络快感的重要因素。我们平时上班,下班在家即使用电脑,目前的网速对于我们是足够的,但是对于儿子,这种速度简直是龟爬,是非常不能接受的,因此非常想改变。可是他爸爸偏偏是一个很固执的人,老观念。父子俩谁也说服不了谁,儿子愤愤的跑回自己的房间,摔门以示抗议。儿子爸爸听见摔门声,更加生气,说:“你翅膀还没硬,就敢给我脸色看。”我走进儿子的房间,看见他坐在书桌前,眼睛盯着桌上的手提电脑,在流眼泪,全身由于愤怒在发抖。我摸着儿子的背,柔声和儿子说:“儿子,很生气,是不是?”儿子抱怨:“不可理喻,我再也不想和他说话。”我说:“儿子,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在你要换线之前,我就知道你和你爸爸商量的结果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我还是让你试一试。现在的情况和我预想的一样。这不是你的错。你爸爸的观念和你,和我都不同,其实我以前也想换来着,后来也是吵架,然后我知道,如果强行换线,你爸会拆掉,这绝对是他的风格。但是后来为什么我没有再和他坚持呢?因为我觉得当你想做一件事情时,如果时机不到,还是暂缓,等待好的时机,而不是硬来。也许随着电讯技术的发展,也许过段时间就出现既能兼顾你网速快的需求,又能兼顾你爸不在家布线的需要。你爸性格很追求完美的,对于这种性格的人,要去改变他很难,唯一的办法就是暂时的妥协。当然也要看事情的性质,如果涉及到原则问题,如果你爸不同意,我自己就做决定了,我会去支持你的理想。但这个事情对于你来说没有那么重要,你我都是可以克服的,所以我也就不坚持了。其实将来你参加工作,走上社会,会碰到很多像你爸爸一样的领导和同事,你如果据理力争,到头来两败俱伤,暂时的退步是为了更好的进步,明白吗?”儿子气消了一点,但还是不服气的问我:“妈妈,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你能和我爸生活这么多年,忍受这么多年?”我笑笑,摸摸儿子的头:“孩子,两个人在一起就要学会谦让。年轻的时候,也争过、也吵过。可是后来发现,在婚姻里,一开始你选择这个人,不同的家庭背景,造就不同的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而这些东西容易引起矛盾。后来就学会去理解,学会退让,慢慢的争吵就少了,而且你爸的观念逐渐在改变,你是否也觉得呢?不过,将来你找另一半,最好能找一个世界观、价值观相近一点的,家庭的生活环境和我们基本相当的,这样你在未来的生活中矛盾就会少些,不至于磨合太久。”我看儿子逐渐恢复平静了,我搂了一下他的肩膀,让他在自己房间好好思考,开门出来。
老公生气跑到楼下去散步了。我交代儿子外婆,我也出门走走,下去找老公做工作。在院子里,看见老公了。我走过去,和他并排走。我和他说:“儿子已经长大了,今年就22岁了,对于这样的孩子,你要学会如何去沟通,而不是总是我是老爸,不管对不对,你都要听我的。你要学会和儿子讲道理。儿子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你是下午的夕阳,你有些事情总是太蛮横,不讲道理。这次儿子是做了充分的准备,非常希望你能采纳他的建议,你如果觉得不能接受,心平气和的和儿子解释,告诉他你的理由。儿子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其实在我看来,就算这次按照儿子的意思装了,就算装了以后网速还是这样,又有什么问题?你总是认为,在儿子成长的路上,不让他试错。可是儿子不可能在我们身边一辈子,总是要独立飞行的,那么在他能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对于孩子一些合理的要求,学会倾听,满足一下又有何妨?你对家装有一种超出一般人的追求,不许墙上挂东西、不许墙上画东西。其实我们生活在房子里,真的不是做房子的奴隶,而要做房子的主人!”老公听了我的话,不吭气了。我想他是听进去了。
这周儿子报名考了学车的科目一。在家练习科目一的题目,我每天下班回来问他,模拟考得多少分,儿子说89或者90分。我说你要小心了,科目一是要求90分及格的,你现在才这么点分,到时正式考试又紧张些,可别考第二次,这和你的学霸身份可不相称!在考试那天,由于考试地点距离我们家很远,儿子让我送他去考试,经过昨晚的吵架,他爸爸居然主动提出送儿子去考试: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不过儿子很乖,很高兴的接受。我知道老公也想缓和和儿子的关系。那天考试,两父子找考试的地方找了半个小时,儿子说地方很难找。我问儿子:“你们干嘛不停车问路呢?”儿子说导航到了那里,其实很近了,就想自己过去找找。看来男人和女人真的不一样,如果是我,肯定就问路了,省得跑冤枉路浪费时间。儿子说老公送他到后就离开了。儿子在等候考试的时候,碰到一个高中九班的同学。同学在微信里问他:考科目一?儿子回答:是。同学说儿子长胖了,有点不敢认。确认是同学后,考完试,儿子顺带搭同学的电单车回到市区,然后自己打车回家,这样可节省了好几十元打车费。晚上回到家我表扬了老公,也表扬了儿子。表扬老公能牺牲中午休息时间送儿子去考试,表扬儿子情商高,在考试之余还懂得省钱。
儿子提出,让我们买一张宽大一点,桌面高一点的桌子,现在他用的桌子又矮又小,害得背都驼了。这次老公很爽快的答应,并答应晚上我们一起去家具城看。白天我打电话去问了家具城服务总台,晚上从2014年开始就不上班了,看来只能周末去看了。老公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逛了家具城,回来和我们说那里没有什么书桌。我说那就周末去另外的家具城看吧。儿子赞同。
周末,我们带着儿子去选书桌。出发前老公拿着尺子量尺寸,说书桌不能超过多少长度和宽度。儿子反驳说想要尽量大点的。我悄悄和儿子说:“你爸这次答应这么爽快,你现在就不要先预设条件,等现场看到桌子了,也许你和你爸爸的条件都能满足呢?”儿子一想,觉得有道理,不吭声了。我们一家三口来到安吉家具城,开始逛。老公说了一句经典的话:“等我们都逛到准备崩溃的时候,就可以买了。”儿子好笑。我和儿子说:“你爸讲得对,以前我们买家具就是这样的,不信你今天试试。”这一天,我们逛得很辛苦,看了很多家,对比了很多书桌,中午就吃碗粉,然后继续看,最后终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开始砍价。在我谈价格的时候,我压低了价格,儿子在旁边加价。我后来告诉儿子,以后我们自己人不能抬高价格,必须一起压低价格,由老板来抬价格。一般到一定程度,老板就不会让步了,这个时候也是价格的底线了,因为卖东西的人总不能亏本的。儿子说:“谈价格还是你和我爸厉害。”我说:“这就是谈判的技巧,你要学着点。”定好书桌回到家,都下午4点了。早上去也堵车,下午回来也堵车,周末了,外环这么堵!我在车上被憋得屎都胀了,被儿子嘲笑。
这周,儿子不再谈论换装光纤的事情,周六和他爸爸提出家里窗户纱窗坏了,想换装纱窗。他爸说家里这种窗户换不了。儿子不再吭气,也不生气了。
这一周,儿子和他爸爸的冲突,是高中那次冲突后最为严重的一次。这是一次典型的代际冲突。老公对待儿子的态度,有些方面我是不赞成的。在家里,我和儿子的关系相比老公要亲密和更和谐些。我既是儿子的妈妈,又是儿子的心理医生和朋友。我从儿子小时候就告诉儿子一句话:有任何事情,可以来找妈妈,我们一起解决。所以儿子有事情,第一时间就是和我商量。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会碰到不同的事情,在帮助儿子的同时,我也学会了很多知识,丰富了我的经验,其实,我是应该感谢儿子的,让我体会幸福的同时,也成长了我自己。我很希望,老公能放下家长的架子,学会走进孩子的心里,也做孩子的朋友。毕竟从现在开始,孩子在我们身边的日子是可以算出来的,让我们都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共同分享天伦的快乐。
记得有个作家写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刚开始,父母可能会很难接受,因为对于自己最关心的人,只想给他们百分百的安全。因此,家庭中的“理解”很奢侈,情感、信息,观念和地位的差异,使得完全的理解近乎不可能,先学会接受。
接受他不再是那个对你言听计从的孩子,接受他某个看上去有些离经叛道的选择,接受他或许不是那个你期待的人,而是他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