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4岁的小女生,毫不犹豫地从钢琴培训班的教室跳下20层高楼,一朵尚未完全开放的花朵,就那么瞬间凋零了。小小年龄,为什么就如此生无可恋,如此决绝而去?据说是不愿学习弹钢琴。
女孩宁愿死也不愿意学习弹钢琴,那为什么家长还要把她送进钢琴培训班呢?女孩母亲说那都是“为她好”啊!
“为他好”,“为你好”,多么熟悉的说辞!但正是这个说辞,制造了多少纠葛甚至悲剧啊。
父母干涉子女的婚姻,必须嫁娶谁,不得嫁娶谁,理由往往就是“为你好”。这种无视子女感情,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越俎代庖作出的嫁娶取舍,子女会“好”吗?
《雷雨》中的繁漪,一个年轻生动的女人,却在专制伪善的“老”公的控制下,因过着了无生趣的枯寂生活而郁郁寡欢,“老”公想当然地认为是她有病,就又是请医生,又是配中药,然后强制她每天喝那些难以下咽的苦药,让她痛苦不堪。强制她喝药,与其说是“为她好”,不如说是显示他作为家长作为老公的专制与权威。
老人独居,有的孤独无助地悄悄死去,直至臭气远溢,才被人发现。于是,就有人想找个老伴,好相互照顾。但这时就有子女强烈反对。理由往往是人家不是真心跟你好,而是图财,甚至是为了骗钱。总之是为了“你好”,不让父母被骗。真的是为了父母“好”吗?反对失伴的父母找个老伴的子女,口头上是说“为你好”,内心里的打的什么小九九其实路人皆知,就是怕父母找的老伴,尤其是父亲找的老伴,分享或继承财产,影响了作为子女以后对财产的独吞。这应该是“为你好”说辞下的真实想法吧。这种子女,不顾父母的需要,只盯着父母的财产不放,是何等的自私甚至冷血!
所以,很多时候的打着“为你好”旗号进行的强力干涉,不是真正的为了别人好,而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私心,也就是为了他自己“好”!所以,一个出发点真的是为了他人好的人,是会尊重他人的个人意愿与选择的。因为,只有自己更知道自己怎么做才是“好”,而不是任何一个别人比他自己更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