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朱良的《战国 七雄博弈》,平易近人而又严谨的词句间,那些沉睡的人物再度粉墨登场,
纵横交错的往事变得清晰可见。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对于逐鹿中原的诸侯国而言,道德是又长又臭的裹脚布。
芈八子,作为那个时代最妖冶的霸王花,她的品性如何,可想而知。朱良在书中,把她形容为“真小人”。她心狠手辣,翻脸无情,从一个位份低微的八子(陪嫁侍妾)一步跨上太后宝座。而她身为最强国的太后,却又和一个敌对部落的首领光明正大地通奸,还生下了孩子。这个女人的一生惊世骇俗,却又完全是顺着战国的纹理生长。她顺应了时局,也影响了时局,是整个战国的缩影。以她为例,我们就能窥视战国的轮廓。
血脉里的贵族之殇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芈八子的祖先熊绎受封建立楚国时,因为没有王室血统,只得到一个子爵头衔。他的地位远低于其他诸侯国。,甚至连进殿向周天子请安的资格都没有。这是楚国的心病。初代楚国首脑,还是一个个勤勤恳恳的社畜,希望通过自己的谦恭与努力,换取周天子的青睐,为自己抬一抬位份。之后几代国君在晋级的道路上前赴后继。
到了熊通这一代,楚国还没进入核心,核心却日落西山。在一阵痛骂周天子狗眼看人低,你不仁我不义之后,熊通自立为王。朝廷的处事风格会变成一个国家的性格,自此楚国人变得离经叛道。几百年之后的陈胜甚至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建立了自己的张楚政权。
被阶层所累的人,当他升入贵族阶层后,他又会成为阶层最忠实的守门人。楚国在熊通另辟贵族一脉之后,他们内部又开始尊卑有别的戏码。贵族之殇贯穿了整个楚国的历史。
机遇垂青的黑马太后
时间点介于熊通与陈胜之间的芈八子,也饱尝了阶层枷锁施加的痛苦。不论从电视剧《芈月传》把她设定成楚国落难公主,还是《战国 七雄博弈》里,作者谨慎地标注:芈八子可能只是宗室女子,都可以推断出:芈八子处在贵族末流。
《战国策》里谋士苏秦曾引用过一句俗语:“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处在贵族圈边缘的芈八子在楚国日子不会好过,成年后,还被当作陪嫁女,一起送到了秦国。身不由己,处处低人一等的生活促使她形成了无利不起早的秉性,同时对楚国没有太多的故乡眷恋之情。
她在秦国做媳妇的日子并没有比在楚国做女儿强多少。生了三个儿子,却还只是五等侍妾。后宫的阶层晋级,她表现得并不突出。这一方面受制于她的出生,另一方面,秦国例行严酷的铁血政策,打压享乐,她的丈夫一心励精图治,所以她的美貌与争宠手段没能发挥太大的作用。
同时,受的苦越多,要做人上人的愿望越强烈。常规的后宫晋级路被堵死了,她就如她的祖先一样,决定另辟蹊径——做不了王后,就做王后的婆婆。别看她自己在后宫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她积极筹备着外戚力量,而且是军方力量。此外,她长袖善舞,早就笼络了一票大臣。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而且曾经的不利因素都会转为有利条件。她成为太后的契机来的很突然——秦武王举鼎把自己压死了,且无子继位。正当她愁名不正言不顺的时候,原本已被她舍弃的长子,正好得到了赵国的支持,一下子她不但有了国内的军方支持,还有了国际的武装助威。
夺位不会是临时起意,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她煞费苦心为自己想了一个“太后”的称号,寓意地位超过以往所有君王的母亲。可见,阶层晋级,是她朝思暮想了多少年的事情。一点也不亚于她的先祖想封侯的热切。
晋级,不是芈八子一个人的心思,而是整个时代的思维逻辑。自认有才华的人都在寻找机会,彻底远离贵族圈的基层百姓,则会从给贵族做门客开始,于是有了千金买骨、毛遂自荐、鸡鸣狗盗等等发人深省的故事。
不能到白头的情人
说回芈八子,她是楚国的女儿,做了秦国媳妇却反过来攻打楚国。这不是简单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在成为宣太后之初,她需要楚国娘家的力量,所以她和她的祖国之间也曾有过一段蜜月期。楚国也因为有了一个嫁入豪门的女儿而忘乎所以,狐假虎威,耀武扬威了一段时间。可惜,楚国对他们这个女儿太不了解了,对他们自己楚人桀骜不驯的性格太不了解了,也对整个时代无利不起早的品性太不了解了。楚国以为有了秦国做靠山,就敢出手揍韩国了。没想到,宣太后在收受韩国的贿赂之后,反手就扇了楚国一个耳光。
义渠国也如是。芈八子,在当上太后之后,更是为所欲为。在一次宴会上,她见到了义渠国国王。两人就这么一见钟情了,然后开始没羞没臊的撒狗粮。在先夫那里无从施展的争宠本事,尽数用在了义渠王身上,牢牢地把这个草莽汉子迷住了三十余年,还生了两个儿子。也让这个时不时骚扰秦国的义渠国安分了三十年。
朱良在书中将这段惊世骇俗的感情分析的有趣有理。宣太后是那种会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人吗?义渠王是她的宠物狗,一人身兼三职,逗她开心,看家护院,最后还是让她美餐一顿的食物。宣太后和儿子商议,谋害了义渠王,趁着义渠国没有防备,一举消灭。一个让秦国头疼了数百年的瘤子,终于在宣太后手上药到病除,斩草除根。
正如宣太后以一己之力灭了一个国,精英时代凭一人之力,就可以力挽狂澜,扭转国际局势。个人事业的高度没有天花板。此消彼长,事业理想的诱惑力如此巨大,道德、情感的约束力就微不足道了。
自认有才华的人都跃跃欲试,为了寻求机会,父子兄弟分别效力于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个人也会为不同国家效力。而各个国家之间都有姻亲关系,也常有王室公子在他国做质子。普通百姓之间也随意通婚。交错的血缘,也淡化了国与家的凝聚力与忠诚度。
在战国乱世,祖国,不是一个人的归属,而是一种性格,比如燕人坚守王道,赵人暴烈任性,楚人桀骜不驯。会以性格为荣,却不会为性格而战。战国人的归属,只有知遇之恩。
至好至坏的时代
没有比战国更恶劣的时代了,百姓无一日安宁,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而战争原因极有可能是当权者一句戏言,一次怄气。人们对道德弃之如敝履,恪守道义的人和国家只会吃亏。
也没有比战国更好的时代了。且破且立的动荡时期,诸子百家,百花齐放。后世,再也没能重现学术思潮如此蓬勃的景象。
对于战国时期的女人,更是如此。在那个时期,还没有“牝鸡司晨”的铡刀,也没有“三从四德”的枷锁,宣太后得以尽情地施展她的政治才能,释放她个人的情感。而当她个人的愿望正好与秦国的愿望,与历史的走向吻合,使得她一路上无往不利。
战国的故事如碎裂的镜子,一片片玻璃四散开来,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孟母三迁、秦晋之好、围魏救赵、负荆请罪……一花一世界。当我们认真地看着宣太后这片玻璃,就看见了一整个战国。
关于《战国 七雄博弈》
遥远的年代,数百年间的故事,有限的史料,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人物经历,要把战国的故事讲清楚,不容易。最怕有人按照国家或者时间简单粗暴地罗列事件,从头读到尾,也还是一笔糊涂账。
本书得益于作者清晰的逻辑和大胆的排序。叙述不同的故事时,特别留意前后呼应。战国的故事,在他的笔下,犹如绣花女手中的彩线,在恰到好处的位置落针,整幅下来,不仅篇幅完整、五彩斑斓,而且栩栩如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