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叶早梅夸百媚。
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
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
一捻年光春有味。
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
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赏赐:
一梅生春百媚,笑脸红嫣嫣。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73895/150913faeffc6c01.jpg)
春来无迹?春来东君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73895/30fbae8a68af7cd6.jpg)
春光匆匆留不住。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73895/02d505965ae43018.jpg)
玉笛横吹梅花泪,好恨枝头寄。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73895/8013cd830da485b4.jpg)
【注悉】:
内样妆:宫廷新妆样式。
一捻:细小、短暂。
东君:
1.指太阳。
《史记·封禅书》:“晋巫,祠五帝、东君……先炊之属。”司马贞索隐引《广雅》:“东君,日也。”
2.犹东家。对主人的尊称。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我待要题箇话头,又不知他可也甚些机彀,倒不如只做朦胧,为着东君奉劝金瓯。”
明·屠隆《彩毫记·展叟单骑》:“东君运蹇遭颠沛,愿捐躯虎穴探来,英雄抖搜平生概,定要救主回。”
清·袁枚《新齐谐·梁朝古冢》:“朱生匆匆出署,将觅船赴浙,忽差役寄东君札来,止之。”[1]
3. 司春之神。
唐 王初《立春后作》诗:“东君珂佩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方信玉霄千万里,春风犹未到人间。”
宋 辛弃疾《满江红·暮春》词:“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
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十二出 冥誓:【闹樊楼】:“哎,话吊在喉咙翦了舌。嘱东君在意者,精神打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