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说什么》解读

《道德经说什么》解读

作者: 静待花开_11ce | 来源:发表于2022-01-11 13:59 被阅读0次

西交大,韩鹏杰教授

两个方面来了解老子,一是他的职业背景——老子这个人是干什么工作的。不同职业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二是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也就是这些话到底都是对哪些人讲的。从实际的角度,来了解老子这个人的职业背景。我给他定位为,他既是一个史官,又是一个教官。老子这个人是做官的,做什么官呢?守藏史。第一,他掌管图书,知识渊博。第二,他掌管档案,见识广、智慧高。另外就是在朝廷里面做这样的官职,所以朝廷里边那些大员们、周王室的子孙们,有问题都喜欢向他请教。于是我们就搞清楚了,其实这本书就是坐在对面的那些人问的问题,然后他给予的答案。合适的时候,他再整理、概括、总结、提炼、升华了这些答案,形成了这样的一本著作。老子比孔子大20岁左右。在他们那个时代,书几乎都是对话体。《道德经》本质上也是一本对话体的书,和《佛经》一样。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所以坐在老子对面问问题的第一类人就是士——天子、诸侯、大夫、士,也就是基层的领导者和管理,《道德经》是帝王书。

坐在他对面问的第二类人就是王。你可以把他叫诸侯王,也可以把他叫作帝王。三十二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就是要把这些士和王培养成圣。比如《道德经》最后一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就是说圣就是好领导,一个好家长也可以叫作圣。其实我觉得你要提倡让小孩多看一下这样的书。家长尤其要看。所以它这逻辑非常清楚,把小家长、大家长培养成好家长;把小领导、大领导,培养成好领导。这是他的职业背景和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原来这本书没有名字,就叫《老子》,加个书名号就完了。后来,有人就开始琢磨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他们发现,别看这本书有五千多字,其实它翻来覆去就只讲了两个字,就是“道”和“德”。“道”字在这本书里重复出现了将近80次——这本书总共只有5000字,你想这个比例不得了。“德”字在这本书里边也重复出现了将近50次。最关键的,我现在还是这样认为——直到现在“道”和“德”两个字,依然是我们文化中最重要的两个字,依然是我们修身齐家,乃至于日常工作、日常教育最重要的两个字。你发现了吧?我说了几次都是把“道”和“德”拆开来说的。我这本书里讲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千万不要用我们现在“道德”这个词来理解《道德经》里边的“道”和“德”这两个字,那就太狭窄了。

在这本书里这个“道”,从来没和“道”“德”两个字并列过,都是分开讲的。“道”,你刚才说的《道德经》第一句话就说“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好多人一看这个就吓跑了。其实它非常简单,就是告诉大家我这本书的表达方式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完整的一句话,咱们不能把这句完整的话分开来说。“名”是什么?名就是语言和逻辑,就是定义。“道”是实质,它用这个工具来表达。你知道咱们都经常讲“子非鱼”的故事,先秦时代总是跟庄子辩论的惠子那一派,后来就被人称为名家,就是这个名,就是研究语言和逻辑的。语言和逻辑是我们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这个工具都是有局限的。你何况用来表达“道”呢?“道”是高大的,是深刻的,所以叫“常道”。“常”就是规律,一旦用语言和逻辑把它讲出来,它就变得不高大了,不深刻了,就这么简单的事。“道可道,非常道”,因为“名可名,非常名”。

道,你不能用语言和逻辑讲,那用什么讲呢?用形象,给大家一个形象,一个故事,大家自己来悟道。所以你看中国历史上这些有智慧的人说话从来不直说,都是给大家一个形象,一个故事,让你自己来领悟。一个好老师也是这样,不是把事情都给大家讲得那么清楚,而是引起大家的兴趣,大家自己来悟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还得自己来悟。最后还得落到自己头上,自己来悟道。

老子这个道有两层含义,我个人认为有两层含义。高的这层叫天道,万物的本源叫作道,也叫作母,母亲的母。宇宙的规律叫作道,也叫作常,就开头那个“非常道”的“常”,这是天道。关于天道的部分,有什么正能量?你想,“文化”这个词应该分开来读,就像你讲的这些好书,“文”得先摆在这儿,慢慢它才能“化”,化入他的内心,化入他的血液。你让现在的小孩读《道德经》这样的书,每当他看到一个高大的事情的时候,他都发现母亲这个“母”字都在。潜意识里对母亲就会有一种尊重,对生命就会有一种敬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每当他说到一个高大的事情的时候,他都喜欢用母亲这个“母”作为形象,你自己就可以领悟,道生万物和母亲孕育生命、养育生命不是一样的吗?母亲就代表了“道”啊。一说到这个高大的事情,母亲这个“母”字都在,读者就会对母亲有一种尊重,对生命有一种敬畏。因为一种文化如果连母亲都不能尊重,连生命都不能敬畏,那还能尊重什么,敬畏什么?所以我觉得形象特别好,万物的本源叫作“道”,也叫作“母”,宇宙的规律叫作“道”,也叫作“常”。“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那段话,那个“常”不就这个“常”吗?是规律的意思,代表高的那层。

低的这层叫人道,大家反而更加有兴趣。它给我们的形象是什么?就一个形象,大家自己都能领悟出来,自己的小孩都能领悟出来。老子讲这个道,落实到人道部分,他要告诉我们,就是你说我们走在道上,什么事最重要?有哪些问题是我们走道的时候必须要解决的呢?第一个问题就是方向和目标。第二个呢?走道是交通,得有规则,都靠右走。在规则的基础上,还得走出境界来,所以老子讲的人道,第一个问题是方向和目标,第二个问题是规则和境界。第三个就是边界和底线。走山路的时候不得有边界吗?越界不就掉到深渊里了?所以他就给我们一个走道的形象,后面他就不说了,其实他认为我们都能领悟出来。这一点小孩比我们大人有时候做得更好。

两层含义,高的叫天道,本源、规律,这个是哲学层面的。低的这层叫人道,方向、目标、规则、境界、边界、底线。

“德”字更简单,双立人,我们一起走在道上。以前有一个偏旁,是多人行走的偏旁,就双立人上还有一撇。后来这个偏旁被走之旁和双立人取代了,那个偏旁不用了,但意思还在。可以这样理解:我们一起走在道上,下面是个“十”字,遇到十字路口的时候怎么办?眼睛要盯着前面那个道——那不是四,那是目,眼睛倒过来,最早的目就这样一种写法。不仅如此,大家还要同心同德,自觉自愿地追寻那个道。德就是按照道去做,按照道去做就是有德,不按照道去做就是失德。所以这两个字必须拆开来,不能合到一块儿,所以讲的是这样一个逻辑。“德者得也”,你都按照这个道走,才能各自到达目的地,才能得到。

你做任何事情都得按照道,把道放在德的前边,道在前,德在后,一切才能顺理成章。这就是《道德经》这个书名的含义,我觉得它不仅告诉我们这两个字的含义,而且告诉我们这两个字之间的关系。所以《道德经》非常强调的一个逻辑,就是道在前,德在后,你才能顺理成章。

总共八十一章,第一章序言,告诉大家我这本书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我这本书最重要的概念是什么,跟别的书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所以序言里的开头就讲那个表达方式,“道可道,非常道”,因为“名可名,非常名”。我加了两个字,有一对重要的概念叫“有”和“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准确断句:“无,名天地之始。”用“无”来定义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每个人跟其他人的精神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没人能了解别人的精神世界,这就是“无”的妙处。所以拿“有”观察的是它的边界,我们多重、多高。“故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就是边界。“常无,欲观其妙。” 无的方面就观察它的妙处。老子就说,谁懂得用这种方法来观察事物,谁的水平就已经就很高了。那个字叫“玄”,代表你懂得用“有”和“无”这一对概念来看待事物。我们看人不仅是看美丽的外表,还有有趣的灵魂,这就了解到事物的妙处。我们的外表其实只是一个差别不大的边界。谁懂得用这个来解释问题,谁就已经有点哲学水平了,叫“玄”。玄是天的颜色,比喻深刻、深远。“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是说在“有”和“无”这一对概念里边,谁懂得用经常被大家忘却的那个部分——“无”的那个部分来观察事物,谁就了解了这本书的妙处,也就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妙处。你数数看,无心、无色、无味、无形、无为、无用,这些概念一了解,就了解了中国文化的高妙之处。比如画画的留白。“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无”的妙处就是白的妙处。你说水是什么味道呢?真水无香。《道德经》三十五章就讲,“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其实最高的味道是没有味道。大象无形,无声胜有声,大音希声,不都是这样?所以这本书的“众妙之门”就在这儿。你在后边找,最后有一个很高的词叫无为。无为不是不做,是“无”的作为,无用是“无”的作用,这样才能了解这本书的意思。“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个序言就告诉大家,我这本书后边讲的涉及到“无”的概念,都是这一系列的重要的概念。了解这个,就了解了这本书的妙处。这是第一章,序言。

第二章是目录,从哲学角度讲的六个最重要的问题列出来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那比如“音声相和”。“声”就是比如敲木头的声音是木声,我们说话是肉声,敲金属叫金声。“音”就是哆来咪发嗦拉西,音阶,宫、商、角、徵、羽,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音乐。因为这两者有差别,它才能形成和谐的音乐。你喜欢讲古希腊,咱们以古希腊人为例。毕达格拉斯有一次看到竖琴,他就觉得他发现了宇宙最高的奥秘。为什么?那个竖琴琴弦长短不一样,它才能形成和谐的音乐。这叫和,就是有差别的统一。比如“前后相随”。一般人认为有前才有后,有后才有前,你在前边,我在后边跟随就完了。而“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后其身而身先”,你越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大家就越觉得你这人可交,觉得你领着大家,大家不会吃亏。越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的人,大家越往前推,这就是老子讲的事。一个人做一个团队的领袖,什么好处都想抢在自己手上,什么利益都想自己独占,那就完蛋了,最后大家就把他推倒。这就是说,你越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大家越跟随你,这叫“前后相随”。“外其身而身存”,越是无我,越是把这些身外之物置之度外,不属于我的我不要,反而存在的状态能更好。因为过贪的人,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想要站在上边领导好下边的这些人,那你在语言上一定要谦逊、谦让。“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想要在前边领导大家,那就要懂得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有这样的领导在上面,大家不感觉到有压力;在前面,大家不感觉到是个祸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乐推而不厌,大家都往前推,不厌烦,不讨厌。所以越是无私的人,其实最后更容易成就自己的私心。要懂得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马云说“没有竞争对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本书强调重点的方式,第一种强调的方式就叫首尾。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后面是冒号,“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一章强调的就两件事,“善利”“不争”。比如“曲则全,枉则直”,“曲则全”,冒号,后边全都是“曲则全”的表现,不管哪条都是。“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强调重点的第二个重要的方法叫重复。“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生就是创造,是拿天地说事,创造了万物,但是它不用占有的态度来对待。它只为我们提供条件,阳光、雨露、空气、土壤,万事万物自由生长,“生而不有”。我们做事也得这样,效法天地精神,叫“为而不恃”。不管我们对别人多有作为,哪怕是有好处,有恩德,也不能把这个当作一种倚仗,凭借,甚至勒索的手段。“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做家长也罢,做官长也罢,千万不要认为我们能主宰自己儿女,主宰自己属下的命运。一旦有这个想法、做法,结果就是反目成仇。“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个强调重点的方法就是正反。三宝,慈、俭、谦让。“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这就是坐在老子对面那个人问老子:“你这把道讲得太大了。我听不懂。”老子就说:“那你听不懂,我给你打个比方。道就像风一样大象无形。”这人说:“好像不像。”“似不肖”,就是好像不像。然后老子就说:“那好,现在也不给你打比方了,把我的思想概括到最后,就剩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三个方面。”这是重点。“一曰慈,慈故能勇”,不能单独解释那个慈,两个相互限定。“二曰俭,俭故能广”,培养节俭、节制之风,这样才能长久持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不就是“后其身而身先”的意思吗?这样才能不断地成器、成长、进步。正面讲完了,你看下边是不是从反面再来讲。“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现在的人没有这种慈悲之心,反而到处炫耀自己的勇敢;没有培养出节俭、节制,还想长久持续;“舍后且先”,不肯把自己的利益舍掉,反而老想在前边领着大家。最后的结果,就是“死矣”。你看这就是重点。

这本书强调重点的方法一个就是首尾相互呼应、强调;一个就是不断地重复,逮到机会就说;第三个就是正反。最后我们再把它概括一下,可以用最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就像刚才三宝,慈、俭、让一样。

这《道德经》讲什么?我先从大的方面跟你讲,《道德经》讲道、德、天、地、水五个字,道、德,我们前面说过了。天,自强不息;地,厚德载物;水,上善若水。通过三个形象,大家就悟出来这里边的大道。道、德、天、地、水。

陕西张载“为天地立心”。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要厚德载物;“人法天”,要自强不息;人还要敬畏天道,效仿天道。“天无私负,地无私载”。前面这三句话,九个字,加一起就叫“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不用另外去解释,前边这九个字,就是“道法自然”的具体内容。“道法自然”就是前边这九个字的概括。“自”就是本该,“然”就是如此,“自然”的意思就是本该如此。你看,这不就是这样吗?人应该效法天地的精神,敬畏天道,这就走在正确的大道上了。道本该如此。天地的精神你也没办法去证明,但是大家通过形象领悟出来,都认可是这样。我们这个民族,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其实都在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像很多人说的儒家自强不息,道家消极无为,不是。你看这个里边它也强调。

回到生活的智慧这个层面,道家像老子坐那个位置就是史官。这个史官阶层,都是清醒、冷静、理智的。后来有一个史官叫班固——陕西人,班固、班超,还有鼓楼那个班昭都一家的——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概括出来四个字,就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兴衰成败,祸福存亡之事,然后知”,知道什么?“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概括出生活中的智慧,就是四个字:“清虚卑弱”。我又加了三个字,“本反无”。给小孩讲的时候,用那五个字,“道德天地水”,这个最好。给成年人讲的时候,那就讲“清虚卑弱本反无”七个字。“清”就是冷静,宁静致远。“虚”就是虚怀若谷,谦虚。“卑”就是善于处下。“弱”就是柔弱胜刚强。“本”就是刚才讲过的尊道贵德。最重要两个字,“反”就是反者道之动,懂得换位思考、相反相成的道理。“无”就是大象无形,无用无为,这是生活中用到的智慧。所以既可以往高了讲,讲到哲学层面——天道。也可以往生活中讲——人道,就是“清虚卑弱本反无”七个字。这七个字跟水的德性都很接近。“上善若水”这个形象来讲。比如“心善渊”,就是讲清净。

水的德性最后扩展到了十个方面。还加一个“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是说智慧的运用,还不算一种德。它可以叫德性,但不是它的品德。“上善若水”,这是老子拿天地的形象给大家打完比方以后,觉得这个天地还是有点远,所以拿一个水的形象传达给大家。他讲了水的两个最重要的品质,一个是“善利”,一个是“不争”,“善利万物而不争”。第一条,水是去大家最不喜欢去的地方,它到那儿干吗去了呢?把那个地方的污浊洗净,在那个地方滋润万物,所以那三个字叫“居善地”。这个“善”是动词,行善的意思,不是好的意思。你如果理解为“水要去好的地方”,那就跟它本来的意思完全相反,水去的是最不好的地方。其实是“人性之好善,犹水之就下也”。“居善地”,居于行善之地,这个是《道德经》上善若水这七条里最推崇的。就那个字,“几”,“几于道”,最接近道,这是第一条。第二条叫“心善渊”,就是清的意思。“渊”就是深,水深才能安静,水深才能沉淀。所以一个人要拥有智慧,有两个条件:一,清净、宁静、安静,才能产生智慧。二,要会沉淀,像深深的潭水里的那种感觉,静水流深,“心善渊”,宁静致远。第三条叫“与善仁”,“与”就是给予,“仁”就是平等仁爱。我们在给别人东西的时候,哪怕对别人有好处,有恩德,也千万要注意我们的态度,不管我们对别人的好处有多大,恩德有多广,如果这个态度是不仁的,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施舍者的态度,那也会做成一种伤害。就是孔子说的“色难”。“色难”就是“与善仁”。因为孝敬父母最难的是脸色,我们接待顾客也是一样,很多人一看你的脸色,你的东西再好,他也不要了。就像水一样,不管我们身份如何,大家口渴的时候,喝水的时候态度都是一样的。所以你看林语堂先生说到苏东坡和陶渊明。他说陶渊明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其实我们自己想一下,陶渊明有什么?做官也没做好,彭泽令都没做好。回去种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把地都种成这样了。诗就几十首,文章几篇。可是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他呢?这个人人格伟大,“与善仁”。他做官的时候,家里小孩没人照顾,就给自己家里的小孩请个仆人,然后给他儿子写个字条,叫“此亦人子也,以善与之”。现在很多人有了一点位置,就对人呼三喝四。比如对清洁工呼三喝四,吃饭的时候对服务人员呼三喝四,这就违背了“与善仁”的态度。大家都知道坡老那句话:“我上可陪玉皇大帝”,我和玉皇大帝在一块儿,我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卑微;“我下可陪卑田院乞儿”,我跟这些农夫走卒、贩夫乞丐在一块儿,我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高贵。这不就“与善仁”吗?下一个“言善信”,潮信,拿潮水比喻讲信用。“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看它钱塘潮到那几天就来了,如约而至。所以“言善信”也是拿水来比喻,讲潮信。“正善治”,这个“正”和政治的“政”是通假字,咱们都知道政清如水,好的政治,好的政府就是政清如水。“事善能”,你看水的本事多大?我们人也应该如此,应该有多种多样的本事。水,水力发电机,各种各样的本事。对我们个人而言,多一份本事就多一份尊严,就是“事善能”。最后一个“动善时”,掌握机会。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动,过不去的地方绕过去。所以你会看到,他是从不同的角度讲,有的时候用形象的角度,有时候用概括的角度,其实讲的道理都非常简单而明确。他害怕大家不懂,这个角度讲完了,换个角度说;前边讲完了,后边说。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落幅,就是读书的落脚点。你看,这就是全书落脚点,它就有了根基了。虚怀若谷,“旷兮其若谷”。比如人贵有自知之明,比如死得其所!犹犹豫豫,出自第十五章“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犹和豫是两种动物,讲它们行动的时候非常小心谨慎。现在我们变成一个贬义词了,其实在《道德经》里,犹和豫这是正面的,叫小心谨慎。

樊登:您这么一说,这本书似乎讲的这个核心宗旨就是这些条。然后我们如果真的愿意下一番功夫的话,可以把这八十一章慢慢地拆开了,按照这些条罗列出来,看看它用多少种方式说一个道理。

比如说某一个字,它会用多种方式来说。就是你刚才问了我那个“冲”字,“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我们可以找一个形象,就是瀑布水往下冲的时候,它的力度无穷无尽。底下只要满了,它就再流出去还照样。可是你仔细研究就这么一个字,妙处太大了。你看一下冲的那个写法。两点水,一个中字。两点就是阴阳,那个中就是中和,阴阳两者中和,相互作用,就是这个冲的包含的意思。

道是阴阳两者相互作用,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用之不盈,无穷无尽。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就是道是一个统一体,它内部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一生二”,同时有两个方面。什么叫“二生三”?就是阴阳两者相互作用。“三”就是“参”,参与的参,阴阳两者相互作用就叫作“参”,它们两者相互作用产生万事万物,这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那思维吗?“三生万物”,然后再回来,正面说完了再返回来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然后这二气,冲气,就是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的和谐的世界。

世界“东西南北中”有文化背景的,只有咱们中国一家。这个“中”,讲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不单指我们处在宇宙之中,而是讲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中庸,以中为用,阴阳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以中为用。中的本意是什么呢?就是旗杆,写一下就清楚了。很多早期的“中”字上面,还带着飘带。旗杆上面插着旗帜,旗帜插在什么地方呢?不管插在哪儿,大家都认为那是恰到好处的。插到中间也可以,后边也可以,反正你不管插在哪儿,大家都认为旗杆插的地方是恰到好处。所以“中”的含义就是恰到好处。河南人不是这样讲的吗?“这事中不中?”“中”,就是这样来的。咱们那个跆拳道的女冠军,陈中,河南焦作人。她母亲生她之前问她父亲:“给你生个女儿中不中?”“中”,你看起名叫陈中。如果大家觉得我说“中”的解释是旗杆,大家没有直观的日常经验,其实大家仔细观察身边就有例子。打过麻将吧?红中不就是旗杆?“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过去有人断句是“冲而用之或不盈”。“道冲”,道是阴阳两者相互作用,这个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无穷无尽,对于万物来讲是这样。如果我们理解了事物是阴阳两者相互作用,就会发现它不是单一、纯粹的。那我们就理解了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丑,有美;为什么有善,有恶;为什么有高,有低。这两者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不可把其中一个去掉。“渊兮,似万物之宗”,渊深的那种感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这个东西深奥得就像万物的开端一样,道生万物。一个就是这智慧,就像万物的宗旨一样。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就说我们怎么样来解除我们的一些困扰,包括生活中的一种智慧。所以《道德经》里就讲,你要懂得道德是阴阳两者相互作用的话,那首先就应该“挫其锐”,因为“锐”是走极端了。走极端了就不好了,所以要挫其锐。因为恃才傲物,锋芒外漏,最后都是归于平缓。就像我们讲中年人一样,就像水流到了一个宽阔的河床,懂得缓缓地流了,慢下来了。怎么样来解除这些纷纷扰扰呢?要用智慧来解释,你看咱们去五台山,看到文殊菩萨手里拿着那把利剑,用智慧之剑解除生活中的纷纷扰扰。对,读书不是令人产生智慧的吗?只凭自己想不行,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伟大的人物留给我们的智慧,它能帮助我们解除世界上的纷纷扰扰,也让我们懂得和光同尘。苏州有一个园林叫网师园,在闹市区吧。渔网的网,老师的师,这个讲的就是和光同尘的事情。当年屈原锋芒外漏,他见到这位打鱼的,就跟这打鱼的说,他觉得自己活不成了,他认为世界上人都醉了,他清醒,大家都很污浊,就他清廉。打鱼的就给他讲:“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干净不干净都可以用,干净的洗帽子,不干净洗脚。所谓的和光同尘,讲的就是这样。同流而不合污,原则是放在心里的,不是跟人对抗的,圆的东西才能转。心里要预计一种情绪是圆形的,可以转可以消化掉,方形的就消化不掉了。这就是和光同尘的道理。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如果你只引用其中一句警句“自胜者强”就不完整,因为它是比较来的。就是我们把别人打倒了,只能证明我比别人有力量,就胜人者只是有力。那么谁是强大的?进一步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人才是最强大的,“自胜者强”。所以如果我们只引其中一句,它就不完整。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只引这一句,谁都解释不了。因为它后边的落脚点没了,它就悬在空中了。“道可道,非常道”要讲的是你语言这个东西“名可名,非常名”,把语言当工具是有局限的,道也是一样。了解别人是有智慧的,比了解别人更难的是了解我们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多适合做名言警句。“不失其所者久”,因为我们把这叫作一个家,我们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叫作我们的精神家园,把我们的文化叫作我们的归宿,失去了就没办法长久了。最近马未都讲说:“我认为未来能救中国的就是传统文化。”当然我不是完全同意他这句话,说得有点大。但是其实传统文化里,这些优秀的资源的确值得我们花一些时间去了解。我们完全可以批评,你批评孙子,批评老子都可以。但是首先我们得去看,看懂了再批评,你不能什么都不知道,就逮住一个点就开始批评,是吧?现在人对于很多成语,典故的引用经常都是错的,就是只听了半句就得出结论,你看我们过去号召你好好读书,就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听起来好像特别有劲的感觉。你再看后半句说,“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道德经》里讲的,一个是按照道生活,这是追求的一个目标。一个就是他讲的“无”,就是无为,无用,特别是无用这个道理。因为庄子把《道德经》的无用阐述得非常清楚,所以有些东西你看似无用,其实是有大用的。一个人不给社会添乱,看似这些人无用,大家老骂这人没出息,其实这也是一种贡献。所以庄子经常讲,你看那个树没用,它活得时间长,没人砍它。井呢?井水不甜,但是它不枯竭。人也一样,有时候太追求有用了,把自己整天磨得过于疲惫了。所以他的很多的道理,从老子到庄子,我觉得这里面讲的一个道理,就是它追求生活的一种味道,一种境界。比如“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它有三个平行的例子,一个就是这车轴中间是空的,车辐条才能插进去;一个是这陶器中间是空的,才能装进水,装进米;还有第三个就是说,这房子“有”的部分是棚、地、墙,可是我们用的是中间“无”的部分。就这个地方“无”,它才有用。如果全塞满了,那就变仓库了。人心也一样,如果满满登登的,别人就说什么都没用了。“满招损,谦受益”,只有心里是虚的,不是满的,我们才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看得见别人的长处,学得到别人的优点。这是很简单,但又深刻的道理。

你没事干的时候,其实有另外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慢下来,冷静、学习、积淀。所以如果你没有想到,这个“无”的作用的时候,你会觉得很苦恼。《道德经》把这叫“用其光,复归其明”。我们要发光发热,但是没事的时候得先充电,放在那儿充电又不能干别的了嘛,这就是一种看上去无用的事。所以人生不做这些无用的事,也没有办法让有用的事做得更好。人生的道理就是这样,你说我们走路这么宽就够了吗?你放到山梁上走走试试,都不敢,吓死了。你看旁边没用的地方其实都是有用的。所以这就是“有”和“无”的道理。

“善建者不拔”,就是建行的广告语“善建者行”。就是说这些经典,物质的东西终究都会毁掉,而精神这些东西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要建立起来,你拔都拔不掉。下句话,“善抱者不脱”,这个文化就抱住我们了。你想脱离都脱离不掉,你还不如主动地学一下。你说“我不学这个,中国的文化都不学”,你逃不掉的。就像你刚才说的文化这个东西它就像网一样,抱住我们,缠绕我们,你脱都脱不掉。“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就说其实我们后代对自己文化中这些伟大的经典,应该表示敬意,祭祀就是表示敬意。你讲的很多的好书,我估计也有人听了以后有这种反应。面对这些伟大的思想,伟大的人物,我们的身体不再鞠躬,而我们的心灵在鞠躬。有的人认为其实人类的智慧,很早以前都已经讲过了。你让这些哲学家,感受我们现在的思想,他也不感觉到有多大的进步。虽然在科技上他们会理解不清楚,但很多人类的智慧,在那时候都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所以我们花点功夫学是有必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说什么》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sb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