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100元,可以弥补失去的100元吗?
见:
场景:如果你是一个商场负责人,因为物流成本上升,所以觉得不再给顾客免费配送,每件家具收20元的配送费,可是没想到顾客居然非常不满。你该怎么办?
损失规避:得到同一样东西的快乐并不能缓解再失去同一样东西的痛苦,对于失去更加敏感的底层心理状态及哦啊做损失规避,心理学家研究过,损失所带来的心理负效应是同样收益带来的正效应的2.5倍。
利用损失规避有个经典的例子:
老人想赶走来公共草地上玩的孩子,先后给出10元、5元、1元邀请孩子到草地上玩耍,最后到1元的时候,孩子觉得自己相比开始损失了9元,这个痛苦远远大于了拿到10元的快乐,于是小孩们就再也不来了。
感:
我们每个人都害怕失去,失去的感觉确实更强烈,失而复得令人欣喜,得而复失令人沮丧,所以,想从一个已经拥有某样东西的人手里拿走它是很困难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炒股,股价上涨后,实现浮盈,一旦下跌,由于损失厌恶,觉得割了就少赚了,往往不会及时止损,希望回到原来的位置,越等结果越跌,越跌就越不想卖出,割的时候会感受到损失带来的痛苦,哪怕刚开始还是盈利状态,结果是被套里面,被动持股。
思:
用底线思维对抗损失规避。损失规避是人本身的心理层面状态,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我们干活干多了,身体会感觉累,吃完吃多了,肚子会感觉饱了,遇到损失自然会有一个厌恶的情绪产生,并且希望能够挽回损失消除厌恶感,但事实上,很多东西一旦失去了很难回来,至少短期内很难再回来,这个时候厌恶情绪会主导我们的行为,导致越陷越深,付出更多的成本,要解决这个恶性循环,用树立底线思维,不能任由损失不断扩大,到了那个底线就果断放弃,把损失降到底线之上。
行:
知足常乐。很多时候由于我们期望太高,但现实没有理想那样丰满时,导致了心理上容易感到有所损失,所以,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学会知足常乐,保持好心态,降低期望值,这也意味着现实更有可能超过目标,产生更多的获得感,而是失去感。
写作特训营邀请码.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