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
何为君子?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人之仁者,即为君子;人之不仁者,便是小人。《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品,以仁为核心,在孔子的心中,君子首要标准就应该是心中有“仁”!而君子和小人的区分标准,就是心中有没有“仁”。这个“仁”对于君子来说,使君子不忧不惧,一意求仁而心无旁骛。从“己”到“安人”,再到“安百姓”,就是由“仁”到“圣”。君子追求仁的最高境界!
作为一个君子,德行非常重要,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可以少一点博学的知识 ,但是必须有一颗仁德的心❤。高尚的品格必不可缺。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弗畔矣夫!”博学是君子的必备条件,知礼亦是。孔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信封这,痛心疾首于当时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倡导“克己复礼”而他眼中的君子必然是要以义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以义为根本,以礼为行为规范,以谦虚的方式表达自己,以诚信的准则完成事业。君子修身需自省。德不孤,君子必有邻。
在为人处世方面,“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持重而不与人争,君子不争,所以不党。不争的是利益,而党是利益团体。在现代政党社会中,一个人想做君子,恐怕是越来越难了。而“君子泰而不骄”则说明了君子的心胸和心态。君子坦荡荡,心胸宽广坦荡。待人方面,“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合群自然和谐。因为君子境界的高超,喻于义,不拘小节。“君子争而不谅”恪守原则,而不一定拘泥于小信。对于君子而已,遵循内心的道义的指引即可。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在现实生活中,君子行事可以灵活,只是心中不能违背“仁”,从此看出,孔子心中的君子绝不是古板严肃的人,而是受道义指引善于灵活变通的人。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理所当然,君子“欲讷喻言而敏于行。”慎言非常重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不喜欢夸夸其谈之人,都是言不由衷,是一个人缺乏诚意的表现。“观其言,察其行”可以辨别一个人是否是君子。君子不善言辞,所以很多人并不能完全懂君子,但是根本“不患人之不8己知,患不知人也。”
最后,君子注重德行,拥有仁德,志于学。“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敏而好学,善于勤思笃问。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起来,就怕赶不上,又担心丢掉什么。人的智力是不同的,而学习是提高一个人智力的唯一途径。“生而知之者”,属于天才之类,毕竟极少,而大部分的人的差别,就在于学与不学之间。好学,乐知都应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终身学习,本身是一个悟道的过程。“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种境界,这需要一生的学习与努力,君子把这也当做一种道。
何为君子?
关注❤点赞,留下你的小心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