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 BV1Z5411s7HC
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更多时候我们是非理性的,为什么聪明的人也会被骗,不是骗子有多聪明,而是人性天生有思考的弱点。
一.负性认知偏见 Negative Bias
——坏比好强大?
负面信息比其他信息,更优先得到大脑的加工和注意。相比与积极的记忆,人们更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记忆;相比与积极的事物,人们更注意消极的事物。
我们倾向于在负面信息上投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个偏见和悲观没有关系,是基因里面决定的,人们就是更在意坏消息。简单来说就是“坏比好更强大”,人们更容易相信坏消息。
1.坏事对人们的影响力比好事更大。
痛苦的经历比好快乐的经历难忘,人们害怕失去胜过渴望得到,失去100块的伤心比得到100块的快乐更心强烈。
2.坏的言语行为比好的言语行为更影响亲密关系。
不要轻率的去伤害自己的爱人,因为伤害不是同龄的恩爱就可以弥补回来。
3.惩罚比奖励更重要
盒子里的糖果实验。只是在教育里面,但不能过度惩罚。
4.大脑对坏刺激的反应,比对好刺激的反应更强烈。
只要做了一件坏事,污点点就很洗清,哪怕你一直在做好事,只有一件坏事。
解释:在远古时代,人们更关注负面信息,才能更好的存活下来,这是与生俱来的负面偏好。
二、逆火效应 the backfire effect
——杠精思维 /传销骗局
概念:面对反面的证据,我们反而增强了与之相反的信念。
当一个错误的信息被传播以后,如果这个更正的信息与人之前的想法相违背的时候,反而会加深人们对这条错误信息的信任。
简洁——在谣言面前真相也会投降。
人在接受各种信息的时候,会有一种保护自己既有观点不受外来信息侵害的意思,逆火效应会让你对自己的怀疑越来越少,最后把自己的看法当做理所当然的事实。
举例:传销骗局。越和杠精键盘侠讲道理,他越觉得你是智障。跳上体重秤,数字很惊人,就跳下去,反复称,如果很满意,就心满意足地跳下去。
启示:我们毫无保留接受了那些讨好我们的信息,而对那些和我们预期不相符的信息刨根问底,甚至编造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基本归因谬误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男人出轨是女人的错
概念: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是倾向于归因于个人的内在体质。
一定是他有这样的性格,他才有这样的行为,而不是一些情景的外在因素,比如情势所迫,情境导致。这样的人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别人的成功却是运气。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判断自己的行为或他人的行为时,是看结果对自己有利,或者自己不利。
我们习惯性下意识批评别人,这样给自己留下更多解释的空间。
举例:责怪受害者,自己可以闯红灯,男人出轨的时候责怪女人。
社会心理学认为,这是在给自己的一些暗示,像是,我不可能犯受害人这样的错。
——世界是公平的?
公平世界假定Just world hypothesis
概念:人们潜意识里认为世界是公正公平的,一个人遭遇不幸,人们会认为他是活该。
这是社会学和心理学里面臭名昭著的理论。
人们习惯性批评谩骂受害者,而不关心事实真相。为什么这么恶毒的现象这么普遍?因为相信这个理论的人,相信好人有好报,坏人有惩罚。当违背了这个原则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安全感,所以大脑会找随便找理由调节自己的认知。
四、社会比较偏误 Social Comparison bias
——为什么你的室友总是对你充满敌意?
概念:对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没有任何好感,而更愿意帮助和提拔不如自己的人。
相似的,敌意归因偏误 Hostile attribution bias.
倾向于认为别人的行为是有敌意的,即使别人的行为是善意或中性的。
举例:室友关系。做出聘用决定时,倾向于选择那些,对自己目前优势不存在挑战的候选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顶级部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失去威信,因为人们总是想保护自己的个人地位,而不是站在更考虑问题。
五、富兰克林效应
——让别人喜欢自己的小技巧/脱单交友秘籍
帮助过你的人,更可能再次帮助你。
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
概念:做了一件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事,而引发心理不舒适的感觉。
比如你帮了一个你讨厌的人,就会经历这种认知失调的心理,感到非常不舒服,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就会调节你的认知来适应你的行为,你可能会认为他也不是坏人,他也挺有个性的,说服自己喜欢上他,要比说服自己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或者认为自己很愚蠢,要简单的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