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理
人们常说,心地善良的人往往会得到较好的回报,这类人在日常生活中性格非常好,对待身边的人也很真诚,不管什么无厘头的要求都会竭尽全力的做到。
但是现如今,“好人有好报”的观点总是被现实撕扯得支离破碎。
为什么越是善良的人,命运反而越差?甚至还远不及于那些恶毒的人呢?
“善良、老实”等词语常常与“愚蠢、笨”相联系,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我们不禁叩问自己:这个社会怎么了?善良怎会成为人性的“弱点”呢?
一种被灌输的文化:好人有好报
从概率学角度看,一个人在生活中遇见好事和坏事的概率是随机的,而个人的行为(行善或者作恶)则会对事情的最终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并后果是没有规律的。总之,“做好事”与“碰见坏事”这两件事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好人有好报”是我们一直被灌输的文化,但是这只是一种情感层面上的祝福,相似于常说的心理安慰。人的生存环境也是多元化的,也就意味着做好事的回报率可能是百分之五十,也可能没有回报,而一个人做恶事遭到的报应也是如此。
一个人遇见好事与坏事的概率也不一定是有概率的,换句话说,当你在持续遇见好事之后并不会增加你遭受厄运的概率,而你持续倒霉之后也不一定就会“柳暗花明”。故此,单从概率上是难以进行判断一个人是否“命好”的,即使你为了你的“善良”做出了诸多牺牲,也不一定会让你成为命运的“宠儿”。
忽视自己感受,你的“善良”变得没有底线
从行为学的角度看,心甘情愿地为他人做贡献,牺牲自己的人是少数。
更多的则是,你拒绝别人的时候,感觉自己犯了天大的错;帮别人忙时,比做自己的事情更加全心对待,小心翼翼,甚至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却从不肯轻易开口请求,因为担心被他人拒绝。
这类人往往为了迎合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学上称其为“讨好型人格(Flattering personality)”。
讨好型人格是为了得到对方喜欢,能够让对方满意,故意迎合对方的一种行为。哪怕自己不喜欢,也会无条件的付出、退让,在意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忽视自我感受。
这类人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一个小小的错误也会纠结很久,做每件事情都小心翼翼,往往保持着一种不自信的状态,在聚会聊天中也不敢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无形间将自己放在了一个极低的位置,哪怕是受到伤害也只会选择隐忍,害怕自己的诉求引发别人的不满。
他们没有主见,别人说怎么做就怎么做,自己的一切行为全在别人的评价之中,容易长期处于过度焦虑状态。对任何事情没有界限,允许别人在旁指手画脚,又渴望建立一段长久而亲密的关系,若不能满足这种期待而受伤害。
这类情况在两性情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许多遭受家暴的受害者都是内心自卑、小心翼翼的“老实人”,她们在自己受到侵害时往往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心理学登门槛效应告诉了我们,一个人一旦接受了旁人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这种认知上产生的不协调,或想给别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难、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一阶一阶台梯,若是用于自身上,则会很顺利地登上高处。
同时,对于那些“心地善良”的人来说,帮助别人已经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内心往往遭受着极大的煎熬,但是在这种得寸进尺效应心理的影响下,“心地善良”的人就很有可能奉献更多,直至自己无法忍受为止。
心理学上,“不好意思”是一种无法确定的情绪,这种情绪常常被别人操纵,最终使你做出被动的抉择,导致你自身利益受损。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很多“心地善良”的人,始终处于这种恶性循环的状态之中,即使付出了很多,也得不到任何回报。
爱默生说过:“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否则等于零。”
真正的善良是珍贵的,但你的善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有的时候需要强硬一点,该反击的时候必须得反击,而那些不怀好意随意践踏你的付出的人,不配拥有你的善良。
那些无理的要求,我们须予以拒绝,帮助的对象,也需仔细甄别。善良不是有求必应,而是睿智、适度的帮助身边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