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灵之音读书云梦阁
《资治通鉴熊逸版》:让历史有了温度,让晦涩变得通俗

《资治通鉴熊逸版》:让历史有了温度,让晦涩变得通俗

作者: 倾若尘 | 来源:发表于2022-11-16 15:35 被阅读0次

    雅俗共赏一词最早出自明朝孙仁孺作的《东郭记·绵驹》,其中有一句“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旧时把文化水平高的人称“雅”,把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称“俗”,它用来形容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繁杂厚重,凝结成一部又一部传世巨作。唐诗宋词,诗经元曲,我们从学生时代便有涉猎,并不陌生,更不觉得距离我们生活有多遥远。但是对于“史学两司马”之一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我总是望而却步。作为俗人一个,这本书的高深莫测,内容的眼花缭乱,让我无从下手。直到遇见了《资治通鉴熊逸版》,才蓦然发现:“哦,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读。”可以说,是熊逸让这本编年体史书变成了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书。

    这套书为第二辑,内容涵盖了《资治通鉴》周纪三、周纪四、周纪五,以及秦纪一、秦纪二,以近260个问题为抓手,让我们“亲历”战国主楼的土崩瓦解与大秦帝国的崛起,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了历史的发生,理解了历史的发展,最终能学会运用历史的思维。

    熊逸用“串讲”的方式,为我们逐字逐句解读《资治通鉴》,他的解读并不局限于历史本身,而是从中生发出对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立体化的剖析,立秋解读出现代人的大历史观。

    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关于孝道,熊逸老师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孟子如何替不孝的匡章辩解?”孟子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子”,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称为“亚圣”,这样的一个集大成者为何会对“不孝之人”以礼相待,态度恭敬?继续读,才知道匡章的不孝,是因为与父亲断绝了关系,在那个“三从四德”的时代,父权至上,敢与父亲决裂,绝对可以称得上不孝。那么是孟子错了吗?往后继续阅览,发现原来是父亲家暴,打死了母亲,还随手在马厩里刨了个坑,埋了。亲爹杀了亲妈,作为亲生儿子既不能弑父,也不能无动于衷,只能与父亲辩论,加大力度劝诫父亲,父亲不以为意,甚至觉得儿子挑战了自己的权威,最后与匡章断绝了往来,不需要他的侍奉。据孟子所说,父亲不需要自己侍奉,匡章便也不需要自己的妻子照顾、孩子侍奉,这不正是说明匡章的孝道吗?

    故事还远没有结束,后来父亲死后,按道理来说可以把母亲重新安葬了,但匡章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不欺死父”,这又从另一方面赞扬了匡章忠诚的人品,甚至这一举动还被国君拿过来说服手下的臣子:匡章不是背信弃义之徒。

    熊逸通古博今,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把孝道深度剖析,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或许在当今看来十恶不赦的举动,在当时不过是不值一提。那么,匡章到底是不是一个孝顺的人呢?放到现在,应该也是各抒己见,意见难以统一。

    这就是《资治通鉴熊逸版》的魅力所在,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历史有了温度,让晦涩变得通俗,让我们了解了历史的发生,理解了历史的发展,最终学会运用历史的思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熊逸版》:让历史有了温度,让晦涩变得通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xe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