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禅宗祖师说过“截断众流,顿然而悟”,那个时候才有顿悟的可能。截断众流是定的境界,顿然而悟是慧的境界,这叫定慧等持。一切众生随时都有截断众流的情况,只是认不得。
你静坐要找好的境界,当你一上座刚把腿盘起来那一刹那,就是最好的。当你把腿盘好了,心里想着要打坐修行,妄念就来了。
摘要:胎儿在母亲子宫中不是用鼻子呼吸,完全靠脐带。生下来把脐带一剪,嘴里面的脏东西掏干净(顺便一提,这脏东西都是胎毒,如果挖不干净日后会引起各种疾病),婴儿哇的一声,先把生命中的气吐出来,鼻子才吸入第一口气,以后就不断一呼一吸到死亡为止。(有经典说法不同)
感悟:之前跟孩子谈到过这个话题,但是当时我解释不清婴儿出胎的第一声啼哭是怎么回事,现在可以讲给她听,并加以探讨了。
摘要:
中国的天台宗讲得非常清楚,把呼吸和息的关系分成四种:一进一出很急促的,只到肺部,例如在跑步时的呼吸,叫作“喘”。不急促的往来呼吸叫作“风”。比较深长的,宁静了的呼吸,譬如在打坐或者睡着时的,很细,连自己都听不见声音,只在鼻尖上有感觉的叫作“气”。你观察人的睡相,如果还有呼吸往来,这人没真正睡着,脑中没有完全休息。有那么一刹那,这人不呼不吸了,那是真睡着了,那是“息”的境界,完全宁静了。普通人在静坐或睡眠时碰到这个境界是很短暂的,马上又回到呼吸往来境界,气又一进一出。一个人打坐时,在他旁边可以听到他呼吸很粗的,那根本就是在散乱,哪里是打坐!有经验的老师只要一看一听,就知道此人是否真正在打坐。西方的运动不谈,现在连东方练武术气功的,甚至瑜珈的,都教人把气吸进来,保持在下腹丹田,然后叫这个是“气”,那是完全搞错了,这是在玩弄“风”。而且把气憋在肚子里,只会搞得肚子愈来愈大。这么做,充其量只是帮助内脏运动而已。
感悟:这个是真的涨知识了,同时也有一种向往,想去体会,去感受。
摘要:念头和气是两个东西,要能做到呼吸不动,念头专一不散乱,这叫作“心息相依”,在密宗叫“心气合一”。念头不散乱,只有一个念头,与气合一了,是很重要的。
有时一个人在极度专心工作时也会有暂停呼吸的情形,在受到极度惊吓的时候也会如此。这是因为心念高度集中了,所以基本上都是心念的关系。念头清净了,呼吸也放慢了。了解这个,对于你的身心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第一要明白自己呼吸的长短,佛经说:“息长知长,息短知短。”
感悟:有些深奥,虽然不是懂太多,但有一点就是我在看这些内容的时候仿佛真的觉着自己呼吸很弱,但是人不憋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