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1天《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第1、2节

第1天《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第1、2节

作者: 夕夕229zhang | 来源:发表于2020-06-18 21:29 被阅读0次

摘要:

禅宗祖师说过“截断众流,顿然而悟”,那个时候才有顿悟的可能。截断众流是定的境界,顿然而悟是慧的境界,这叫定慧等持。一切众生随时都有截断众流的情况,只是认不得。

你静坐要找好的境界,当你一上座刚把腿盘起来那一刹那,就是最好的。当你把腿盘好了,心里想着要打坐修行,妄念就来了。

摘要:胎儿在母亲子宫中不是用鼻子呼吸,完全靠脐带。生下来把脐带一剪,嘴里面的脏东西掏干净(顺便一提,这脏东西都是胎毒,如果挖不干净日后会引起各种疾病),婴儿哇的一声,先把生命中的气吐出来,鼻子才吸入第一口气,以后就不断一呼一吸到死亡为止。(有经典说法不同)

感悟:之前跟孩子谈到过这个话题,但是当时我解释不清婴儿出胎的第一声啼哭是怎么回事,现在可以讲给她听,并加以探讨了。

摘要:

中国的天台宗讲得非常清楚,把呼吸和息的关系分成四种:一进一出很急促的,只到肺部,例如在跑步时的呼吸,叫作“喘”。不急促的往来呼吸叫作“风”。比较深长的,宁静了的呼吸,譬如在打坐或者睡着时的,很细,连自己都听不见声音,只在鼻尖上有感觉的叫作“气”。你观察人的睡相,如果还有呼吸往来,这人没真正睡着,脑中没有完全休息。有那么一刹那,这人不呼不吸了,那是真睡着了,那是“息”的境界,完全宁静了。普通人在静坐或睡眠时碰到这个境界是很短暂的,马上又回到呼吸往来境界,气又一进一出。一个人打坐时,在他旁边可以听到他呼吸很粗的,那根本就是在散乱,哪里是打坐!有经验的老师只要一看一听,就知道此人是否真正在打坐。西方的运动不谈,现在连东方练武术气功的,甚至瑜珈的,都教人把气吸进来,保持在下腹丹田,然后叫这个是“气”,那是完全搞错了,这是在玩弄“风”。而且把气憋在肚子里,只会搞得肚子愈来愈大。这么做,充其量只是帮助内脏运动而已。

感悟:这个是真的涨知识了,同时也有一种向往,想去体会,去感受。

摘要:念头和气是两个东西,要能做到呼吸不动,念头专一不散乱,这叫作“心息相依”,在密宗叫“心气合一”。念头不散乱,只有一个念头,与气合一了,是很重要的。

有时一个人在极度专心工作时也会有暂停呼吸的情形,在受到极度惊吓的时候也会如此。这是因为心念高度集中了,所以基本上都是心念的关系。念头清净了,呼吸也放慢了。了解这个,对于你的身心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第一要明白自己呼吸的长短,佛经说:“息长知长,息短知短。”

感悟:有些深奥,虽然不是懂太多,但有一点就是我在看这些内容的时候仿佛真的觉着自己呼吸很弱,但是人不憋气。

相关文章

  • 第1天《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第1、2节

    摘要: 禅宗祖师说过“截断众流,顿然而悟”,那个时候才有顿悟的可能。截断众流是定的境界,顿然而悟是慧的境界,这叫定...

  •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这本书就如其封面上所写的那样,这是一本关于禪,生命和认知的问答,呼吸和禅定的解答占用本书将近三...

  •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摘抄:现在一般的呼吸修持方法叫数息观,分数息、随息、止息。包括日本禅宗在内,大家都把呼吸往来当成息了,他们讲的数息...

  •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摘抄:我常常说物质科学的发展,精密科技的发展,是工商业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生活的许多便利,但是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

  •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之三

    摘要:1.南师:中国有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的李某不是去年的李某,明年的李某不是今年的李...

  •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之四

    摘要:1.一切“有”从哪里来?“有从取因”,从众生心里的“取”来,是自己造成构成的。为什么人有个思想要占有?什么都...

  •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之八

    摘要:佛告诉你,修安那般那首先要有个认识,生命的气,大原则分三种:长养气、报身气、根本气。 长养气里头又分四层:风...

  •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之九

    摘要:1如果正式修行,这些现象都会出现的,理念上先认识清楚。这种现象出现的时候,维持多久,每个人不一定。这个境界有...

  •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之十二

    摘要:1.空山夜雨,万籁无声。只听到空山里雨拍打树叶的声音,别的什么都没有。那是寂寞的享受,不是钱财能够买得到的。...

  •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之二

    摘要:1.很多人以为吸气能充实生命,就练吸气,真是愚不可及!真正的秘法正好相反,要舍,把它放出去。大乘道叫布施,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天《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第1、2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yp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