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父母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现在已经和我们小时候不同,我们的孩子有很多的教育资源可以选择,身边不乏有一些年轻的父母们,他们认为好的教育资源一定是孩子喜欢、更先进、更能体现创造性的。先来看个例子:
朋友a妈给4岁的儿子报了“创意美术”,我也曾去看过一节课,整节课下来气氛非常的好,场地布置也都是孩子喜欢的元素,给孩子带来丰富的感官刺激,孩子在课堂上可以随意跑动,自由发挥,老师不会做太多干预,令我不禁想起自己儿时的美术课堂,老师在黑板上画,我们坐在下面临摹,这么一对比,真是感慨蛮多,跟a妈了解了一下,这样一堂课下来价格不菲,但a妈觉得这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就得玩着学,孩子以后才能聪明,为了儿子值了!
但是玩着学真的靠谱吗?
相信有很多家长和a妈一样,觉得时代不同,现在的孩子更需要创造性,更推崇天性教育、解放孩子,我们内心不希望孩子像我们小时候那么枯燥,我们对那些新鲜的事物自带好感,有时让我们感性的以为自己的孩子正在接受最先进的教育。
但能够收获快乐,不等于收获成长,玩着学可能会害了你的孩子。
你所见到的优秀都离不开练习
当我们接触一个某方面很优秀的人,我们下意识的会觉得他的智商一定很高,我们常说:“这都是先天差距…”。但这真的是先天差距造成的吗?
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
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果。
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在他的《刻意练习》一书中写道: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
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
我们再来看一组案例:1993年,美国音乐学院有一项研究,实验人员组织了一群学习小提琴的孩子,并安排了小提琴老师以及实验人员监督和长期跟踪,到实验结束时,这些孩子已经成年。
实验人员统计了这些孩子花在小提琴上面的练习时间,并与他们的成就对应,实验人员发现了让人惊讶的结果:
第一组,约练习了1万小时,大多数成为卓越的演奏者;
第二组,约练习了8000小时,成为不错的演奏者;
第三组,约练习了4000小时,大多数成为分布在学校或培训机构的音乐教师。
可见,你所见到的优秀都离不开练习。
练习的终极目的是把优秀变成习惯
回想学生时代,大部分人可能都羡慕过那些平时看似不怎么学,考试分数还很高的人,同时似乎也鄙视过那些平时很努力,但成绩平平的人。
于是,我们觉得前者是高级的,后者是卑微的。于是当我们为人父母,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站在能够站在这条鄙视链的顶端。然而我们可能只看到了外在的形式,忽略了其中的机制,优秀者为何优秀?
研究发现,排名在前1%的学生,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习惯。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弃枯燥的事物而寻求娱乐”的经验更多,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让他习惯于从中获得快感,适应了高刺激的事物。
一个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从小适应了枯燥的钢琴舞蹈书法绘画,于是追逐刺激的经验更少,适应了低刺激的事物,更习惯于在枯燥中坚持下去。
并且,随之而来的好成绩正向激励了这种亲和枯燥的习惯。
(以上文字节选与学术中国)
我堂姐小时候被父母逼着练舞,经常边哭边练,中间有次因为逃课被我姑打,离家出走好几天才回家。
姑姑一家为了堂姐能好好练舞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真的是现实版的孟母三迁。在我记忆中,我堂姐的膝盖总是红红的,脚上有好多茧子。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今天的堂姐已经是中央歌舞团一员,自己办的培训机构也风生水起,她现在常说还好自己当初选择了坚持,她已经把优秀变成了习惯。
或许堂姐的经历比不上郎朗、比不上许许多多比堂姐更优秀的人,但起码说明了一个道理,不去挑战舒适区,过于放纵的成长不会有太多收获。
换到今天,我们并不鼓励填鸭式教学,也不鼓励像我姑妈那样的打压教育,我们能够通过一些合理的教育手段让孩子在兴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去强化,通过坚持实现卓越!
别再喝“玩着学才能优秀”这碗毒鸡汤了,孩子的人生不会只有快乐,他们还会经历失败、经历挫折,把握好快乐学习的度,才是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关于虫虫之家潜能幼教】
虫虫之家针对儿童自信培养,推出了《影响孩子一生的一堂课》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希望通过一节课的时间就让孩子发生变化,看到自信心建立的过程。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