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场家宴,揭开了父母陪伴孩子的遮羞布:别把“陪着”当“陪伴”

一场家宴,揭开了父母陪伴孩子的遮羞布:别把“陪着”当“陪伴”

作者: 涂涂妈学育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2-19 10:34 被阅读0次

春节,我邀请了娘家的亲戚来我家做客。外甥带着他一岁多的宝宝来了,外甥媳妇因为有事没来。

可没想到,这场本该热热闹闹、轻松无比的家庭聚会上,却因这个一岁多的孩子,搅了所有人的心情。同时,也让我看到一个爸爸是如何陪伴他的孩子的。

这个小宝宝,走路已经很稳了,但是还不太会说话,只会叫“爸爸”“妈妈”。

在我的印象中,摇篮中的他,是那种特别好带、爱笑、充满精力的小宝贝。现在或许是离开了他最熟悉的妈妈,又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全是一些陌生的面孔,所以在我家里,他很认生。

他的爸爸是他唯一熟悉的面孔,所以他紧紧粘着爸爸,一下子不见,他便张开一张大嘴,“哇哇”地哭个不停。

本来就人多,加上家里时时充斥着他超大音量的哭声,好几个大一点的孩子都发出了抗议声:“吵死了。”

我们都体贴外甥的辛苦,便抢着来抱这个小宝宝,逗他。可我们越逗他,他哭得越厉害。没有办法,我们对外甥说,“这份累,只能你这个爸爸来受了。”

外甥叫我们别管,说他会带。可是耳边时不时地传来宝宝声嘶力竭的哭声。我抽空看了几次,都发现外甥一边在手机上打麻将,一边头也不抬地敷衍着哄几句。

姐夫,也就是小宝贝的爷爷,气得脸色铁青地站在一旁。他想带,无奈小宝贝也不要他。

我忍不住提醒外甥说:“快抱一抱他,他只想要你陪他玩。”外甥不以为然地说:“他这是假哭,你看,他哪里哭出眼泪来了?”说完,又低着头在手机上打麻将。

姐夫忍无可忍地数落了外甥几句,脾气不好的外甥当场跟他爸爸怼了起来。弄得大家赶紧出来打圆场,现场气氛非常地尴尬。

我在心里暗暗叹息,说起来,外甥是在陪伴孩子。其实,他充其量只能叫“陪着”孩子。

这种无效的陪伴,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那个一心求他关注的小宝贝。

人人都知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是真正能做到有效陪伴的,无论是儿女对年迈的父母,还是父母对年幼的孩子,都需要用心用情。

没有得到过陪伴的孩子,就会没有安全感。就像这个一岁多的宝宝,他不停地哭闹,就是没有安全感,他不会说话,只能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需求。

如果这时家长还是不关注他,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哭声也吸引不了父母的注意,慢慢地他便不会再哭了。这时,他在心里,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不被父母爱的,自己在父母心目中是不重要的。

这时的孩子,自我价值感很低,也会缺乏自我认同。这种的感觉可能会伴随着孩子到成年,甚至一生。

除此之外,父母缺乏陪伴,还可能会让孩子人生中一项最重要的能力——联合注意,遭到破坏。

联合注意,就是家长和孩子能共同注意一项事物的能力,它是孩子认知发展的关键因素,会影响孩子的适应性和专注性等重要的能力,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智商。

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学霸们,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专注力,上课总能心无旁骛地高度专注,紧跟老师的节奏。

其实,这就是他们联合注意的能力在起作用。

有一项研究表明,11到14个月大的婴儿,如果父母能用联合注意的方式跟孩子进行情感互动,他们会比没有接触过这种交流方式的孩子,多认识一倍的单词。

2到3岁半的孩子,如果保持了良好的联合注意能力,他们的持续注意能力就会得到很快的提升。

到四岁时,孩子的语言、探索、问题解决、互动和协作等各方面的技能,都会因为良好的联合注意能力而有飞速的提高。

所以说联合注意的能力对孩子的一生都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高质量地陪伴孩子,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增强孩子未来各方面的能力。

高质量的陪伴,需要父母与孩子一对一的互动、交流。

对于一个婴幼儿,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眼神互动,还可以对婴幼儿进行追视训练、手势指认等方面的训练。以及面对面的眼神,表情等非语言信息的交流。

孩子长大一些,父母要和孩子保持顺畅的你问我答。再大一些,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新奇事物,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

孩子出生后的几年,是陪伴最关键的几年。父母投入全部的情感和关注,参与孩子的成长,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而且是必需的。

愿我们都能放下手机,把关切的、饱含情感的目光看向孩子,因为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相关文章

  • 2022年4月29日《纪律教育》培训总结_辛校冉

    感受: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陪伴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爱,陪伴应该是父母陪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陪着父母慢慢...

  • 这个假期 别把陪着当陪伴

    这个假期 别把陪着当陪伴☽ 王 瑞 • 1 • 有个朋友,每年过年都要千里迢迢的从大城市回老家探亲。老家不仅亲戚多...

  • 什么是最好的陪伴?

    陪伴,不是陪着。 陪伴是— “作为父母,默默守护正是孩子学习自我成长最好的陪伴”、让孩子...

  • 陪伴

    都说父母给孩子最长情的爱就是陪伴,一直以为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就是陪着他们游戏,陪着他们学习,陪在他们身边,陪着他们长...

  • 育儿篇•陪伴

    孩子的心里,都是渴望陪伴的,但我们的陪伴要注意质量,又要用心又要用脑,因为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陪着,父母...

  • 陪着 ≠ 陪伴,你是隐形父母吗?

    这几天,一部名为《陪着≠陪伴》的短片一夜刷爆全网。 视频还原了平时父母陪伴孩子的各个场景,细腻展示了陪伴孩子过程的...

  • 陪伴,远比你想象中重要。

    导语:对孩子来讲,最需要父母做到的就是陪伴。当孩子向外探索时,陪伴让孩子感受到力量;当孩子遇到危险时,陪伴让孩子得...

  • “陪伴”不是“陪着”

    为什么父母经常陪着的孩子也会感到孤独? 这是因为虽然父母在孩子的旁边,但是孩子在这样的陪伴下却没有感受到父母的陪伴...

  • 如何才能高效陪伴孩子?大部分父母都做错了

    和很多父母聊天,谈到有效陪伴孩子才更有利于孩子成长这个问题时,父母都是抱怨说我每天都陪着他写作业,怎么还说不是陪伴...

  • 请放下手机,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有家长以为,只要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其实那仅仅只能算是“陪着”。只有父母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才能做到细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场家宴,揭开了父母陪伴孩子的遮羞布:别把“陪着”当“陪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cv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