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陪伴,远比你想象中重要。

陪伴,远比你想象中重要。

作者: 拉拉le | 来源:发表于2016-11-04 20:17 被阅读0次
    导语:对孩子来讲,最需要父母做到的就是陪伴。当孩子向外探索时,陪伴让孩子感受到力量;当孩子遇到危险时,陪伴让孩子得到保护;当孩子遇到困扰时,陪伴让孩子感受的关爱。得不到足够陪伴的孩子,其成长必然大打折扣!

    一、陪伴是孩子成长的力量源泉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这一样组镜头大家不会陌生。当妈妈(或爸爸)抱着会说话、会走路的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假如孩子碰见一群小朋友在开心的玩耍,自己也想融进去,他(她)会对陪伴者讲这样两句话,第一句——“妈妈,下来!”,孩子这样讲是在告诉妈妈:妈妈,别老把我紧紧抱在怀里,你得放我下来,因为这世界有太多太多有趣的东西需要我去探索,你就放我下来让我自己去探索吧。当妈妈把他(她)从怀里放下来以后,他(她)往前行走不到三、五步路,又会主动停下来,回过头跟妈妈讲第二句话——“妈妈,别走!”。言外之意是:妈妈,尽管这世界有太多有趣的东西需要我去探索,但这世界也有太多的未知和风险本“小人”不能搞定,只有您在旁边陪着,我心里才会踏实。这时,假如妈妈微笑着对孩子点点头,鼓励孩子说:“去吧,宝贝,妈妈不走”。

    孩子这会儿会无所顾虑、高高兴兴的融进小朋友群体当中。玩得投入、开心、忘我。不过玩着玩着他会想起一件事,妈妈还在不在,抬起头来看看。当孩子看见妈妈还在原地没动,并微笑着继续鼓励孩子:“宝贝,别担心,妈妈不会走的”小家伙又会全心投入小朋友的游戏活动之中。

    假如孩子抬头一看妈妈不见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孩子会立即停止当前的一切活动,哭着喊着找妈妈。因为对于年幼的孩子,没有什么比父母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更重要。只有父母陪在身边,孩子心里才会踏实,才有勇气将自己的活动由父母身边逐步向外围拓展;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存在,就会紧张、焦虑甚至恐惧,严重缺乏安全感。感受不到父母存在的孩子,首要任务就是找到妈妈(或爸爸),因为那是他们最熟悉、最放心的地方。经常会有家长问我这样的问题:“老师,我孩子为什么胆小、害羞,怕见陌生人,且常把我们黏得紧紧的,不肯离开半步,不愿跟陌生人打招呼。”我会告诉他们,孩子成长因缺少必要的陪伴,或成长环境不停变更,让孩子感觉环境不可控,严重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安全是他们的第一需要。父母感兴趣的事情并非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父母期待他们做的,孩子们不一定愿做、敢做。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探索世界是在安全感得到确认情况下的一种行为。

    作为父母,不自论己工作多忙,事业多重要,有多少钱要赚,都暂缓一缓,抓住机会赚点时间陪伴孩子。事业暂时没成长、钱一时没赚到没关系,之后还可以弥补,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逾期无补!

    二、父母的陪伴能让孩子及时得到保护

    美国心理学家亨利.哈洛曾经做过这样的心理学实验,把刚出生的婴猴分别放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一组放在放有“绒布母猴”(代母模型)的笼子中,另一组放在一个没有任何实验设备的空笼子中。

    哈洛和小恒河猴,以及实验器材

    当把一只木质蜘蛛(毒蜘蛛形象)放进两个笼子中时,两只猴子都感受到外来威胁,可两只猴子的反应却不一样。有“绒布母猴”笼中的婴猴迅速爬到绒布母猴身上,紧紧抱着绒布母猴不放,脸深深埋进绒布母猴怀里,每隔几分钟把头抬起来望一望木蜘蛛,然后脸又埋进绒布母猴怀里,如此探究几次,当感觉到木蜘蛛对自己没什么威胁时,便从“绒布母猴”身上跳下来,继续在笼中玩耍。另一只婴猴当感受到威胁时因无处可逃,寻求不到任何帮助,只能躲在笼子的一角,浑身哆嗦、大小便失禁,表现得万分惊恐与无助。

    这组实验对家庭教育有很大启发。假如有父母陪伴,孩子即使感受到威胁,也能迅速找到陪伴者寻求保护,并随时从陪伴者那里获得鼓励和安抚,使焦虑、恐惧情绪迅速得到释放。当他感觉威胁解除时,又会轻松、愉快的继续探索;而没人陪伴的孩子,遭遇威胁时,不能寻求保护、抚慰和帮助,只能承独自承受巨大的恐惧和焦虑,不管这种威胁是真是假,孩子的消极情绪体验却是真真切切的,而且这种消极情绪体验因没能得到及时疏导、化解,会形成严重的创伤性经历,并变成噩梦影响孩子一生。

    抱着绒布妈妈的小猴子

    三、陪伴有利于孩子尽快走出困扰

    即使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的陪伴也是必要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表现出对父母的严重叛逆。好像是不需要父母了似的。这是我们对青春期孩子的错误解读。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是矛盾的,他们既挑衅父母、拒绝父母,又依恋父母、需要父母。如果父母对他们言行干预太多,他们会觉得很烦;而如果父母对他们的事情放手不管,他们又会觉得父母根本就不关心自己、不爱自己。所以,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难当。用很多父母的话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如果父母找准了对青春期孩子陪伴的恰当方式,父母与孩子都能很快走出困境。比如青春期孩子不愿与父母多说话,可对自己的同龄朋友却无话不说,父母可以借孩子朋友之口表达自己想要(向孩子)表达的愿望,只要不让孩子发觉是自己授意的,这招往往比较管用。再比如,青春期孩子喜欢“刷”自己的存在感,动辄我的青春我做主,孩子有这种愿望不是坏事。

    父母可以主动满足孩子的成长愿望,主动后退、示弱,为孩子腾出成长空间。让他们有做主的机会,学会承担责任。当然,父母也需做些心理准备,让孩子做决定可能要冒点风险,因为孩子的选择会经常出错,这很正常,没机会犯错的孩子也就没机会得到成长,犯错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然经历。不要给孩子过多干扰,但又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一直存在,这就是对青春期孩子的陪伴技巧。

    四、  对孩子陪伴无需预设前提

    陪伴必须有效

    只是单纯的与孩子身体接近,确无心理互动,陪伴便失去了意义。曾在一游乐园见一对年轻夫妇推着婴儿散步,走近一个长条椅时,年轻父母可能有点累,坐下休息,把婴儿车放在夫妻之间,然后各自拿出手机专心刷屏,夫妻俩刷屏很专注,孩子则躺在婴儿车里很孤独、很无助,只能傻傻地两眼望青天。父母这些举动让人感觉他们并不是真心陪孩子出来,而是换一个环境玩手机。诸如此类孩子做功课,父母在旁边看电视、玩游戏的所谓陪伴都属于无效陪伴。

    陪伴无需预设前提

    陪伴孩子无需提前按父母意愿设定前提,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想玩泥巴、玩沙子,父母就陪孩子玩泥巴、玩沙子,孩子想玩树叶、玩虫子父母就陪孩子玩树叶、玩虫子。孩子与大自然天生比我们亲近、敏感,他们观察世界有其独到的视角。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感觉,不能以世俗、功利的眼光代替孩子做选择,我们认为有用的东西在孩子眼里毫无乐趣,而我们认为无用的东西可能对孩子未来成长产生“大用”。千万不要在不经意间剥夺了孩子重要成长机会。陪伴孩子的意义在于陪伴本身,而不在于陪伴孩子做什么。凡是孩子感兴趣的,都是有价值的,就看父母有没有站在孩子立场发现真理的眼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陪伴,远比你想象中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ew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