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中的苏东坡

作者: 失眠的收音机 | 来源:发表于2019-10-16 11:38 被阅读0次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苏东坡这个名字是不陌生的。只要是上过中学的人,都背过他的诗词或文字,书法家一定知道他的《寒食帖》,艺术家一定看过他画的枯木怪石,美食家则为东坡肘子的味道而征服。我记住苏东坡还是上初中的时候,因为没有背下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老师打手心,那时心中还是有点这个苏轼的,要是没有他我也不挨打,后来我玩邮票时,又看见了苏东坡,邮票的注释说他是最伟大的词人,我迫切的想知道他,于是我找来了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仔细的读了几遍!

    书画中的苏东坡

    我总是觉得,读书是一件有缘分的事情,有些书放在床头好几年,却不曾翻过几页,有些书刚到手几天就读完了,你甚至不舍得放下,不愿意吃饭睡觉。所以一本书读不下去不算是一个恼人的事,只是缘分未到罢了。我和《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的缘份到了,和书友一起读书很是快乐!《苏东坡传》是以时间为轴,讲述了苏东坡的一生和宋代的一些事情,《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更多的是从视觉的角度让读者感受苏东坡的温度,这样更直观,更深刻,也许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心吧,把两本书结合在一起来读,会更好一些!

    书画中的苏东坡

    我在少年读书的时候,非常讨厌书中引用的诗词,总觉的这样既浪费纸张又妨碍读书的进度,索性每次遇到我就主动跳过去了。那时候很是注重故事情节,当然书读的很快,和同学在一起也能增加点谈资,哪里管什么读书的体会和心境呢,那时候的我和《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这本书的是缘分没有到的。现在读这本书,读到“一蓑烟雨任平生”时我仿佛把自己放在雨中,大笑,下吧,下吧,有什么可怕的呢,看到《寒食帖》图片时,我就用手去抚摸,一个字一个字的抚摸,仿佛他就站在不远处正在书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我看到了他的幽咽,痛苦和不甘。比起来《赤壁赋》的字整洁而温和,苏东坡的人豁达了,文章更是豁达了!这样读书总比单纯读文字让人感触更深刻些。

    书画中的苏东坡

    如果再遇到一本写苏东坡的书,我还会毫不犹豫的去读,吸引着我的不是苏东坡在书法,绘画,艺术上的成就,而是他人格魅力和他对生活态度,在苏东坡的一生中,没有低谷,只有更低谷。他被贬黄州,没有过度的懊恼,而是淡然的接受了现实,他自己种粮食,酿酒,制墨,发现美食,游山访道,主动拓宽了生命,于是有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千古名句,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气。我要多学习他对于苦难的精神。有了黄州才有了东坡,黄州成就了东坡,东坡亦成就了黄州。之后他被贬到广州,海南岛,越来越远,不过无论把他贬到哪里,他都能欣然接受,这个看淡了官场的老人不是心灰意冷什么都不做,在职责范围内,他还是要为国家和百姓做一点事情的,至今杭州西湖十景中苏堤和三潭映月就是和苏东坡有关的,所以他在哪里为官,都会受到百姓的拥戴。看来苦难有时候也会成就人生的!

    除了苏东坡,在这本书中我重新认识了沈括这个人,虽然他写了著名的《梦溪笔谈》,他的人品却很一般,但是他比苏东坡更懂得为官之道,我也看到了不一样的王安石,他在变法过程中固执,听不见他人意见,排挤过异党,打击过苏东坡,但是在诗文方面还是很欣赏他的,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一幕,这样的沈括,王安石才是真实的。不过苏东坡的诗文的确是常读常新的,也是越读越是爱读的,我自己往往读着读着就想写,如果我有一笔好的毛笔字,我不知道我会写他的诗文多少遍。今天想起来中学时期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呀!

    有人说他是宋代最伟大的词人,有人说他是仅次于上帝的人,在宋代,他就是超级明星,而我觉得他应该是每个人心中不朽的丰碑,因为每个在在精神匮乏的时候,总会和他不期而遇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画中的苏东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cy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