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

作者: 天明之宗 | 来源:发表于2024-03-11 03:11 被阅读0次

嘉平元年(249)春正月初六,天子拜祭明帝高平陵,曹爽兄弟都随从前往。

这天夜里,太白星犯月。

司马懿于是上奏永宁太后废黜曹爽兄弟。

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守司马门。

司马懿在宫门前列阵,经过曹爽门前。

曹爽帐下督严世上楼,拉开弩弓将射司马懿,孙谦制止他说:“事情结果尚不可知。”

三次欲射三次被制止,孙谦拉住严世的胳膊肘,使他不得发箭。

大司农桓范逃奔到曹爽处,蒋济对司马懿说:“智囊去了。”

司马懿说:“曹爽与桓范内心疏远,而曹爽智慧不及桓范,劣马只恋刍豆,必不会用他。”

于是使司徒高柔假节,执行大将军的职责,统领曹爽原兵营,司马懿对高柔说:“君就是当今的周勃了。”

命令太仆王观行使中领军职责,统领原曹羲兵营。

司马懿亲自率领太尉蒋济等布勒军队出迎天子,屯兵于洛水浮桥。

向天子上奏说:“先帝下诏让陛下、秦王及臣升于御床前,握住臣臂说:‘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曹爽背弃先帝遗命,败乱国家典制,内则越权压主,外则专权威众,各种朝廷要职,都安插其亲信,原来的宿卫人员,都被排斥废黜。

盘根错节,日益放纵。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互相勾结,伺机篡夺。

天下汹汹不安,人心危惧。

陛下便是寄身于他的权势之下,哪能长久安宁?

这不是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的本意呀。

臣虽老朽,怎敢忘先帝之言。

昔日赵高肆意无阻,秦因此而亡,吕雉、霍成君早被铲除,汉朝天下得以长久。

这是陛下应该借鉴的史实,今日是臣以生命效忠陛下的时刻。

公卿群臣都以为曹爽心中无君,兄弟不宜率兵宿卫宫庭,已奏请皇太后罢其职,皇太后下令照奏章施行。

臣已令主持此事的人及黄门令罢曹爽、曹羲、曹训吏兵,各人以原来的官职爵位回府第。

若扣留天子车驾,以军法论处。

臣即支撑病体率兵到洛水浮桥,观察非常之变。”

曹爽压下奏书不上报天子,留天子宿伊水南,伐树以为工事,调屯兵数千人守卫。

相关文章

  • 高平陵之变

    曹爽一声长叹,驻足呆望烛灯中跳动的火苗,烛光下的他仿佛一夜苍老数岁。他脑中不断回想着桓范的话“太傅已变,将军何不请...

  • 戏弄

    吴秀波版司马懿,将“高平陵之变”拍的那么恢弘壮观,其实以我想来,真正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真有那么深谋远虑,考虑再三...

  •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为何能吃定曹爽

    文|小河对岸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兄弟扈从魏帝曹芳,拜谒高平陵之际发动兵变,控制了都城洛阳,是为高平陵之变。...

  • 高平陵之变的背后逻辑

    文/唯为弟弟 许多你熟悉的历史,其实只是好看的小说。 一)“大笨蛋” 今晚优酷更新《虎啸龙吟》39-42集,高平陵...

  • 司马懿是如何发动高平陵政变的

    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氏家族开晋代魏之路的里程碑事件。 高平陵是一座皇陵,为大魏国明皇帝曹叡之陵寝。 正始十年,曹家最...

  • 司马懿与“高平陵之变”(下篇)

    景初三年正月,明帝曹睿早逝,最终托孤于司马懿、曹爽辅政。主少国疑,在这至高权势面前,二人很快产生裂痕。面对曹爽帝室...

  • 司马懿与“高平陵之变”(上篇)

    东晋明帝曾向王导询问自己祖先创业的光辉历史,王导于是捡关键的几条给讲了讲,明帝听完,一时无地自容,把脸贴到座位上,...

  • 读历史地图看中国疆域(2)

    249年,司马氏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把持了魏国政权;263年,司马氏灭蜀国,两年后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

  • 高平陵之变,奠定西晋霸业的基础

    魏明帝曹叡没有儿子,大臣们建议他在宗室子弟中过继几个儿子,作为继承人。曹叡不听,偏偏收养了一个来历不明的曹芳做儿子...

  • 刘伶为什么不出来当官

    公元249年,曹魏的托孤重臣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另一派托孤大臣曹爽的嫡系人员屠戮殆尽,曹魏政权彻底落入了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平陵之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ej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