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养老
化解农村养老难题 共建“老有所养”社会

化解农村养老难题 共建“老有所养”社会

作者: 如如要养猪 | 来源:发表于2017-02-09 22:20 被阅读28次

    人口增速放缓,人均寿命延长,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中国社会除了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外,同样严峻的还有如何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提供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而这一问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变得更为棘手。伴随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空巢老人”面临无人养老的困境,加之农村经济、医疗条件落后,养老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较之城市更为复杂和深刻。化解农村养老难题,共建“老有所养”社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管理者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农村养老问题的出现其实是由主客观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观原因总的表现为思想问题:一方面农村老人对机构养老存在排斥心理,受长久以来文化氛围和习惯的影响,老人总抱着“丢面子”“养老院服务态度不好”“费钱”等观念,因而大部分依旧选择居家养老;另一方面,部分被子女接近城的老人精神上往往空虚寂寞,很难融入城市生活,面对经验之外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产生了焦虑情绪。而客观原因则表现为物质条件不足,包括社会保障、养老机构、医疗设施、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欠缺。随着大量耕地被占用,失地老人也失去了经济来源,子女不愿担负起养老责任,而现有社会保障金标准很难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同时,医疗机构不足,医疗技术欠缺等现状更增加了农村老人晚年生活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基本民生领域的建设力度,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而农村养老问题,正是民生领域的重要方面,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这一问题的妥善解决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重要表现,也是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有力说明。而化解农村养老问题,不能仅靠子女,也不能仅靠政府,而是应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双管齐下,共同为老人营造一个幸福温馨的晚年生活。

    在精神层面实现“老有所养”,要依靠社会力量。在帮助农村老人顺利融入城市问题上,针对农村老人难以重建人际关系网络,享受城市娱乐休闲生活的状况,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作用。通过引入社区工作者,深入了解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城市生活技能培训,帮助老人熟悉生活的城市,并定期组织社区活动,为农村老人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沟通搭建平台。对于在农村的“空巢老人”,可以以村为单位组织互助小组,并组织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服务,让老人精神上得到安慰。

    在物质层面实现“老有所养”,政府与企业要联合发力。农民依靠新农保所获得的养老金数量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过低,无法满足老人的生活需要。而医疗方面缺乏专业的医疗设施,且医保报销范围少、比例低也是一大难题。对此,除增加农村社会保障投入、扩大医保范围、加大医保报销比例外,还需在农村建设一批有专业资质的医疗设施,让农村老人实现在当地就医看病。在养老机构方面,可以推行“公建民营”模式,政府主导建设一批质量高、服务好、收费低的养老院,并给予一定补贴,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用竞争机制激发企业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让养老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的又一新兴产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老人的支持,养老也能成为带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这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关键一步,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一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化解农村养老难题 共建“老有所养”社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ew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