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山书法 《红楼梦》 薛宝钗 忆菊
忆菊
薛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这是薛宝钗作的菊花诗。源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这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首,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这首《忆菊》是菊花组诗的起首诗。宝钗这首诗,写人为主,以咏菊为宾,借咏菊展示咏菊人的情怀,暗寓人物的未来命运。诗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菊花盛开时(暗喻从前的幸福生活)情景的描述,表达了一种独守寒窗盼望菊花盛开时节而不得的情绪,预示着宝钗后来的不幸遭遇。
首联“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怅望:惆怅遥望。闷:愁闷,苦闷。蓼红苇白:蓼,水蓼,蓼花红色。苇,芦苇。苇絮白色。断肠:形容忧思过度。曹丕《燕歌行》:“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qiè思归恋故乡。”这里以“怅望”、“闷思’’和“断肠”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直接切题,由于水蓼、芦苇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在夏末秋初,此时无法看到多姿多彩的菊花,因而薛宝钗才惆怅地临风盼望。
颔联:“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旧圃:圃,原为菜园,《说文》:“种菜曰圃。”这里指种花的池苑;旧圃,早时的园圃。秋无迹:意谓没有秋天迹象。菊花盛开,是秋天景象的特色之一。故“秋无迹”,犹言“菊无迹”,修辞笔法。
梦有知:在梦中思念追忆。写初春季节对菊花的思念之情。此时,映入眼帘的是片片菊篱,而去年曾一度繁华似锦的菊圃,已空荡无存。怀念之情没因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反而变得越来越浓烈,即便是“瘦月清霜”的冷寂夜晚,还在梦中与它相会。情之殷切,意之笃厚,只有自己和菊花才两心相知。
颈联:“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念念:深切地怀念。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来,秋天南归。大观园在京都,故咏秋菊时言“归雁”。寥寥:极为空虚、寂寞。晚砧:砧,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晚砧,在深秋时节的捣衣声。痴:是说不绝的砧声引起人的痴想。这是诗歌修辞的特殊句法,意为“远心随归雁,痴坐听晚砧。因见北雁南归,不禁想到雁群可能会把菊花的信息带往江南。由此产生了跟随大雁南飞的奇想;听到阵阵砧声,不禁想到在这空阒无人的夜晚,还有那么多妇女为征人捣制衣裳,勾起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鸿雁和砧声为引发情感的媒介,使诗的意蕴更丰富、深广。
尾联:“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黄花即菊花。
为黄花病。是说因为苦苦思念而病。病:程、高本作“瘦”。己卯本于“病”字旁改一“瘦”字。此从庚辰本。语借宋李清照写自己思念远行丈夫的《醉花阴》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阴历九月初九为二阳相重,故曰“重阳”,含有高尚、刚强、光明的寓意。诗的尾联在时间上回应首联。“谁怜我”,是我此刻已为盼望菊花的早日来临而相思成疾,把“我”怜菊的痴情,和“无人怜我”的世情作对照。既然无人怜我,就只好自宽自谅,在梦中与同病相怜的菊花约好明年相逢的佳期。这一结句虽然给人带来一线希望,但这种无可奈何的自慰,反而显得沉挚、悲愤。
在西风里惆怅眺望,我怀着郁闷情思,满眼的红蓼白苇,这正是使人悲伤欲绝之时。篱笆里菊花空空如也,往日的花圃也没有了秋色痕迹,
如今是一弯冷月满地清霜,只知道在梦里还把它记忆。不断怀念着的心情,随着南飞的大雁远去。孤独地在暮色里静坐,听那捣衣声直到很迟很迟,思念秋菊人已经十分消瘦,可有谁能够同情我的忧思,安慰的话语只有一句,那就是来年的重阳相会有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