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010:2020年2月6日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我问你过去的十年你有什么里程碑的事件,或者说你有没有每年做出一个作品或者产品,你的答案会是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产品思维,作品策略,就是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有把一件事做成产品,做成作品的决心和行动。
一天背一个单词一年就是365个,一个月读一本书一年就是12本,每天写280个字也就是两条微博的量一年写下来也有十万字,一个微习惯的力量就已经非常惊人,但是能够持续做到的人实在太少。
知易行难。
刚好看到一篇关于村上春树的文章,他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从29岁写出第一部成名作《且听风吟》之后,村上保持着每年一本书的节奏在持续的写作着。七十岁的他已经写了四十多本书了。
村上部分作品如果把村上历年出版的作品排一个队,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典型的摩羯座,及其有规律,他每隔两到三年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其间则会出版随笔集、短篇小说集、对话集、翻译作品甚至绘本读物。
每年出一本书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这除了需要笔耕不辍的创作能力,还需要不断的学习获取新知,保持创作素材的源源不断的汲取,同时还要有良好的体力才能避免陷入创作的疲惫之中。
70岁的村上春树村上跑步和写作一样,数十年如一日的从未间断,也正因如此才有可怕的产出能力。
反观我们自己,不管是阅读也好,跑步也罢,还有很多人说写作,我们又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日日不断,每天持续的去为自己的热爱和坚持去坚持了呢?
周杰伦在出道后几乎每年一张新专辑,金庸先生在明报上每天连载写下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5部小说,在我的朋友圈也有笔耕不辍坚持日更的白雪老铁。
一年推出一个作品,并保持长达十年以上的时间,他们就是最好的榜样。
一个好的歌手,应该每年出一个专辑;一个好的演员,应该每年演一部影视剧;一个好的画家,应该每年办一场画展;一个好的运动员,应该每年参加巡回赛;一家好的企业,应该每年出一款新品。
不管什么身份,什么职业,我们都要有如此的决心,用这样的作品思维来约束自己行为,做到日日不断,用其作为身心的修行,也唯有如此才能“必有回响”。
一年过去了,你在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