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欲望、生存
我最想做什么?
这是我们存于世上的原因
这篇文章核心观点结合的比较紧密,先直接上干货:
避免我们充满戾气的几条基本原则如下
①保守原则:【我可能是错的】
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的主观思维所限制,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用自己的思维和感知接触到的世界,可能只是世界拼图的一角。将我们的拼图和他人的拼图交换可能看到更大的画面。
我认为的聪明人,是能够在脑中同时保存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观点的个体。
《原则》中达里奥倡导的:激进型开放正是“我可能是错的”、“换位角度思考”、“正反合”的一种更高层面概括。
而“封闭性人格”正是许多做不到这些的,那些愿意接受快思考、愿意对立的人的写照。
②冲击原则:【和不同的人交流】
我认为原则之所以叫做“原则”,是因为这些规则触发是被动性的。就像一个游戏有主动技能和被动技能,而原则就是被动技能。
在生活中,不需要专门去寻找这样的场合去训练你的原则。当生活把这些事件推向你的时候,记得运用原则即可。
【和不同人交流】着做起来很难,反对会让人瞬间难受。这意味着你要和能够反对你的人交流,而且这些反对你的人还要有理有据,值得思考。和相同观点的人交流虽然心旷神怡,但是你们没办法继续将观点进行考验和强化。和意见相似的人彼此交流,很可能催生群体极化。
如果意见不同的人放在一起进行充分交流之后,可能就会产生更温和、更中立的观点,这称为【去极化】的过程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时刻,有人反对你。试图去理解他们背后反对你的逻辑,如果可能和他们交流。(抬杠除外)
即便生理上难受,但是我训练自己接纳反对。我欢迎反对。
③整合原则:练习【正反合】思维模型
如果把我们的观点推翻,会怎么样?这种思维训练能够帮助我们从更大的角度看问题
④换位原则:转换视角看问题
从这四个原则来看问题能够帮助我们从更大的角度理解事情。保持原则的习惯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