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0 ,一出好戏正式上映;
2019-06-16,回过头又看了一遍,略有所思…
这部影片讲述了人类流落荒岛,揭露了复杂多面的人性,不知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海岛上,众人逐渐相信外面的世界已经毁灭,开始在这里重新构建一个新的社会结构和秩序,由原始社会到经济社会等一系列转型。人性、爱情、虚伪、欺骗等等几乎都出现在电影里。
《一出好戏》大概就是1 部人类简史。
公司团建——突遇巨浪——被困荒岛——身份、财富失效——新的生存规则——首要问题:如何生存,重新开始。
具体剧情我就不简述了,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下这部影片,确实值得一看。
二刷时发现电影里好多的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
当全世界都说你是个疯子的时候,你会不会也怀疑自己是个疯子?
这是本片最大的笑点之一,却让人深思。
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在群体中,是最容易发生冤假错案的。
因为这时候,情绪比事实重要,众人的情绪太容易被煽动了。尤其是被他们视为“神”一样的精神领袖说的话。
《一出好戏》背后蕴含的经济原理
同样是爬树摘果子,为什么在现代社会小王只是个导游,到原始社会就能称王呢?
答案是:技能的稀缺性
在现代社会,摘果子捕鱼这些工作,科技,技术完全可以代替人工,而且做得更快更好。
同理可证,为什么底层人民最辛苦,却赚得很少,而明星拍部电影就能拿几千万?
因为底层人民太多了,有太多相似性;但只有一个黄渤,一个章子怡。
很少人愿意看工人工作,却有很多人为了看黄渤、章子怡的表演,花钱走进电影院。
在生活上,做的最辛苦的那个往往不是收入最高的。但没人能够替代的那个,收入一定不会低。
张总带领一部分人,脱离了原来的集体。他们有了渔网,渔网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很快大家捕到的鱼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需要。物质富裕之后,交换的需求就会出现。大家拿着两条鱼换来换去,总归不方便,此时他们需要一个东西,承担“货币”的作用。
张总再次表现出管理者的狡黠,他拿出扑克牌,告诉众人,这是岛上仅有的两幅牌,今后可以用这些扑克牌,换所有的东西。
无论是现实世界里的货币,还是荒岛上的扑克牌,本来都只是一堆纸片。因为大家都相信,用它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它就成了“钱”。
为什么是扑克牌?因为张总说了,扑克牌只有两幅,数量固定,非常具有稀缺性,这就是物以稀为贵。
就像现实生活中的黄金、钻石一样,所有人都相信它们很稀少,很值钱,它就真的值钱了。如果有一天,天上下起了黄金雨、钻石雨。黄金会变得一文不值。
但张总没有遵守了规则,他偷偷地发行了更多的扑克牌,窃取了大家的劳动成果,导致了小岛上的“通货膨胀”。
什么是通货膨胀?
假设岛上一共有100条鱼,10张扑克牌,1张扑克牌可以换10条鱼。
后来又发行了10张扑克牌,岛上还是100条鱼,这时候1张扑克牌就只能换5条鱼了。
同样的货币,换不了原来那么多东西了,就叫“通货膨胀”——也就是钱不值钱。
有些人喜欢用现在的币值来推测未来,比如我们放20万定期5年在银行,5年之后可以拿到23万。23万看似不错,不用做就可以拿3万。可是5年之后,谁知道这笔钱还能买到什么,要知道,10年前广州房价也就一万左右。
在电影里,马进的6000万彩票,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因为这6000万,马进最开始欣喜若狂;待到兑奖期限过去,他才知道,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历经荒岛上的争斗,他终于明白,心存善良,主动赋能,才是让自己更值钱的方式。
贫穷会限制你的想象力,暴富也一样。
如果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就算能够暴富,也不一定就过得好。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那些中了大奖的人,最后都过得怎么样?
底下最震撼的答案是:并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这个答案有待考证,毕竟咱也没经历过,咱也不敢问。
意外的财富,对个人的影响,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但有总比没有的强是吧)
决定一辈子过得好不好的,其实是身体、认知、格局,和金钱观。
踏踏实实的赚钱,认认真真打理自己有限的财富,人生才会更有底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25330/3a1b43fab830455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