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记‖9月11号小记

日记‖9月11号小记

作者: 落云无息 | 来源:发表于2023-09-10 20:29 被阅读0次

    关于煎饼,其实很值得探讨一下。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摊煎饼。初冬时节,农民开始有了空闲,这时候人们几家组织起来摊煎饼。

    摊煎饼的主要原料是地瓜,山村里的土地贫瘠,粮食收成不好,反而比较适合种地瓜,当然这里的地瓜学名应该叫红薯。地瓜去磨面坊打成浆,家里有余粮的会添一些高粱小米,没有的就只用地瓜也行。需要准备满满一大盆,毕竟这是以后一年的口粮!

    人们找一个宽敞的院子,砌一个简单的灶台,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砌一个圆台,把鏊子扣上就行。关于鏊子可能很多人没见过,这可能是摊煎饼的专用锅具。鏊子和普通的锅正好相反,正面平整中间稍微高一些,如果实在想象不到,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没有把手的锅盖!只是没有锅盖那么大的弧度。

    摊煎饼烧柴都需要自己带,通常是麦秸,有些人有心会在秋天收集一些树叶。这里不能用煤炭或者木柴,不好控制火候。

    一般都是几家一起下手,年龄大有经验的烧火。毕竟鏊子的温度都在底下的柴火上。年轻力壮的坐在鏊子边上摊煎饼。

    先用一块沾了油的布将鏊子擦一遍,给鏊子涂上浅浅的一层油。然后双手拍打着一块地瓜面团,在鏊子上从中间向四周旋转翻滚,使得整个鏊子面上铺满一层面浆。这时候需要眼疾手快的用竹胚子将薄厚不匀的面浆刮匀刮薄。

    技术高超的人通常能将煎饼做到白纸那么薄。这时候需要用竹胚子将煎饼从鏊子上沿着四周铲下来,顺势整个揭起。一手抓着煎饼,一手用竹胚子挑着,平平整整的放到身边的高粱杆做的盖垫上。

    通常一家的煎饼就要摊一到两天,几家轮完可能要一周甚至更久。结束的时候,人们会炒个鸡蛋炖个白菜,用刚刚摊好的煎饼卷起来,吃起来特别香。

    孩子们会在鏊子底下,让大人放几个地瓜。在一片地瓜的香甜味里,人们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初冬。

    摊好的煎饼要放在屋里阴凉的地方。凉透的煎饼会变得比较脆。为了卫生也为了防止虫鼠,人们用塑料布将煎饼仔细的裹起来。吃的时候从上面揭几张下来,撒点水,煎饼就会变得有韧性,可以叠成方形。方便食用和携带。

    这些煎饼来年就是人们主要的口粮了。春种秋收时,带着煎饼,卷个大葱,抹点豆腐乳,或者夹块豆腐皮,都能很好的解决一顿午饭。

    印象里,父母长辈们去田里通常都是从天未亮待到天黑。中午总有人提着篮子去给他们送饭。而在田里奔跑玩耍的我们,看到有人提着篮子和水壶到来的时候就知道该吃饭了。然后飞快的奔向篮子,扒拉着篮子试图找出一些不一样的吃食。

    篮子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食物,煎饼,大葱,豆腐乳……还有就是腌的黑不溜秋的咸菜。偶尔能炒个鸡蛋,那就算是改善生活了。

    人们都说煎饼不好咬,太费牙。其实只是因为吃不惯而已。煎饼不要直接咬,需要用牙去磨,一层一层的磨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卷点东西,卷了东西的煎饼,会变得很柔软。就像人肚子里有了知识,会变得很温润。

    介绍煎饼的有好多,甚至《舌尖》,可是他们只是介绍了煎饼,从来没有介绍过,煎饼之于鲁西南曾经那段艰苦岁月的意义。

    煎饼卷大葱并不好吃,煎饼很硬很韧,大葱很辣很呛。人们吃的或许只是那段被卷起来的岁月,那些在田间地头穿着格子杉戴着草帽扎着大辫子的姑娘们手里挎着的竹篮子,那些渐行渐远渐渐的再也见不到的老少爷们……

    一口煎饼,从小吃到老。而摊煎饼的那些人,却没有一直陪着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记‖9月11号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os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