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存真与去理

存真与去理

作者: 刘雨路 | 来源:发表于2024-06-20 18:0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到了深夜,才休息的人,他们不明白那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民,为何如此自然而然,自律且规律,还没读懂“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生活哲学,平衡是健康和精神有活力的不二法门。而那些疲惫不堪的身心。多数年轻人玩手游较多,时间最长,游戏的视界,雾里看花,渺渺茫茫的思维感知,曲折反复的念想之线。

您看,人精神底层有种深夜不可控的念力体在上蹿下跳,左冲右突。黑格尔关于精神哲学一书中,讨论了“人”的精神如何体现绝对理念,由于活跃于精神舞台上的主角是人,所以,精神哲学是人的哲学。换句话来说,一只猫,它很聪明,也很有眼色,人前总是很温顺,还会表演逗乐他人,那么这间房间的舞台主角便是它,来到这间房子的客人多数也会喜欢它,当眼前有个特别的“存在”,在影响自己的注意力,欢快情绪,感性会大占上风。

回到正题,在黑格尔看来,人高于自然界、高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本质上是一个能够“思考自己”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一些女孩以往生活很糟糕,一天想通了什么,想从头开始,于是,剪了短发,象征着踏出了第一步,“思考自己”映射到了现实中的改变自身),是一个能够摆脱物质、必然性的束缚而实行独立自决的自由的精神实体(任何的独立形式,皆是源于精神世界的自主性,面包的表面焦脆最好的形状是一个个独立的小圆形,而若是一整个大的,焦脆的表面可能不会像前者那样的完美)。

既然人是一个自由的精神实体(要分是走动在人为开辟后的自然景区,还是走动在原始的未经过多人踏足的环境,两种环境,精神实体会有两种心境,面对未知和已知的,心态的自由程度会是如何呢),因此人即精神、精神即人,让我联想到阳明心学里谈到的知行合一的理念,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都是共同的一条发始和终末线。精神哲学的任务就是描述“绝对理念”通过自己的最高产物——人回复到自己、自己认识自己,实现思维与存在同一的过程。做一道自己拿手的菜,做的过程中,那种滋味已经在心头隐隐浮现了,做好了,味蕾上的感觉具象化了,那种同样的滋味。

说到爱熬夜的人,他们总感觉要熬到颇深的夜头,要和蝙蝠比个深夜的疲惫感,仿佛让一些人看到了某种即将触摸一些创举之事的感觉,即将在平淡中摸索到不凡的事,重复中想着能激发着挤出某些理想的影子,累得困到呆头呆脑之际,遽迫于睡意的猛烈袭来,接受着睡意的安排和操纵,如此的一天才感觉到实在了。

一只庞大的泥足巨人啊,形巨实松,难以久存于天地之间。恰似固执于庸碌停稳的世人之履步,在以往深陷泥尘中的脚印,也变得浅浅一行足迹,轻轻地来去,是晓透了眼前时,还是漠不关心了,这个“轻”可得多加考量。

一个人可行之事诸多时(一个人山珍海味吃多了,口刁了,吃个东西也偏爱于挑三拣四的,口腹之欲变成了负担,那些曾经向往的,在心中好像味同嚼蜡,曾经饥不择食的快乐,好像渐行渐远),便觉能力颇丰(像某个领域的君王,颐指气使),怡然自得,身心于冗长岁月无有何处递进,碌碌无为的品性,空空荡荡的性情。

从而像一只喝了伏特加的熊一样,自我放逐、横冲直撞地做着一些无用事,打发着傻劲(把小树推得东倒西歪,每个正型了),也拥挤的时间线,徒劳无益。虚无的思,虚空的惰,竭力用至无趣之事(把纯白的墙面涂抹的像是废弃的园落,谁还愿意靠近那内部其实是欢快的园地),充实自体。您看,客体的膨胀,才是失眠的主因,就是这样“虚寂”的。

那个人只是希望着,什么呢?成年了,世俗眼光的压力下,一切才促成着改观的需要和动力源。爆米花机的葫芦形压力锅在底架下火焰不断升高的热量和压强下,内部待一场大爆发,喷出香喷喷的金黄饱满的爆米花,橙黄的小玉米粒,摇身一变,变成金灿灿的爆米花。不多的玉米粒,却蹦出了一大袋的米花,喷香喷香的,勾起着围观人的食欲。

在无论多大压力中,保持耐心、恒心、精致心,会得到巨大“报酬”。

一家串串火锅店开业时,安排了抖音粉丝抽奖活动,抽取一些铁粉免费来店里试吃,房租和装修已经花费不少,但老板用恒心和精致的食材和服务,极大的耐心解决顾客的各种疑问,后来的几个人像滚雪球一样,朋友带朋友来,热闹了好几个月。

推后思维有种现有脚下的怅然若失,丢着今,寻着未。如果没有人或事中可以推动、平衡身心的精神信仰,作为依托,一切总是这样着。那么夜阑人静,无形的堕落感层层叠叠,万籁俱寂的夜色藏着让人迷津的惯性,他们会轻易陷入俗套的轮回吧(糕点香甜软糯,还不腻,馋虫已被引出大半,吃时难以停下,哪怕正处在减肥阶段)。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得只是人的感觉,人性的信仰和感觉造就着一场场生命的形态和理想的状态。

一个人面对的子夜,成年累月,同样日光荏苒,也是经年不息。是如同那一轮长久的皓月当空,还是如同路边长杆上罩内的圆灯,电之光亮先行之处,满是垢尘和虫骸的罩底,两者皆在高处,却是不同的“高”,不同的“远”,也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真实姿态,它们先照亮了局限的自身多少面积,便透射给大地多少敞亮的面积。某一刻才清晰着年少未几。当往昔充满了倔强的个性,就像怒放的艳花儿,偏偏要迎着最焦烈的骄阳绽放所有,结果也只能是更痛快的枯萎。

相关文章

  • 去妄存真

    (最近在看净界法师的《楞严经讲述》,这本书从成都文殊院拿来后,自己想起来的时候就翻一翻,因为书比较厚还是繁体字,所...

  • 去劣存真

    什么是真理? 拷问自然, 一片沉寂。 黑夜星辰, 在神圣的意大利谷底, 遥望喜马拉雅, 我为寂寞与罪恶的刑罚而如此...

  • 去真存美

    曾几何时,手机的摄影功能落后,自拍的人像模糊不清。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影像越来越清晰。但人们又...

  • 去“伪”存“真”

    以经验做题,最短的距离应该是垂线段。 用几何画板做出来,感觉真的颠覆自己的思维,竟然不是垂线段最短。 最短的时刻竟...

  • 去假存真

    祝你所有的努力都不被辜负,愿我们在这个春天播种,等待秋后,结果收获! 脑子不够少说话,缺根弦不说话,有些人好为人师...

  • 一点体会

    最近看近思录和四书章句,感觉慢慢入路了。实事求是,存真去伪!要理解糟粕也要先去鉴别了看了再说!存天理,去人欲以前理...

  • 人性密码破译,社会基因解析,一切社会现象的终极揭密(2)

    生 存 原 理 四、进化与生存 ...

  • 说理

    能力有大小,明理几分清;有理走天下,无理会闷病;落落大方理,去伪多存真;金钱权力鬼推磨,文明艺术恰炼心;眼见未必真...

  • 去伪才能存真

    2021年01月26日 星期二 晴 蒋勋在《美的沉思》中说:“我习惯于把诗歌拆散这文字、音节,把绘画解散为形状与色...

  • 从真派训之走向空灵

    从真派不是宗教与朋党,也不存在名人与粉丝,它的目标是去浮存实弃伪从真。 去浮存实,不为表象所惑,发现事物本质。 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存真与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qh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