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的报道下,有很多“冷漠”的事情,一个人突然倒地抽搐,围观的人们最可能的反应是,看着他,然后诧异,然后绕行,或者躲在一边。一个小孩被车辆轧过,意识昏迷,几十个人路过都没有去打报警电话。老人倒地,无人动作……
这样的状况叫做“群体性冷漠”,每个人都觉得,上前施救不是自己的责任,因而都依赖别人,当每个人都这么想,那么就形成了分散责任,导致无人施救的悲催局面。
最近在我志愿办理小区事务上,也有类似感受。有人说,这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费心费力公益付出,但是全体群众反应是零,或者接近零。这种反馈,给谁都是不是滋味儿。
就像你往深坑的受困者投下一块肉,他们瞄了一眼那块肉,理也不理,继续低头走路。你还会继续投喂吗?
在深坑里安分乐居的那些人,肯定不感兴趣,我可能还打扰了他的清净。那些不愿在深坑里呆着的人呢?我给他希望,他为什么也如此冷漠了?
有几种可能,
他在想我是不是那个最终能拉他上来的人?他在想,我是什么居心,是贪他的财还是好了他的色?
他在想,这么多人都不表达,他不想做那个出头鸟。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严重伤了施救的人的感情,这种算不算也是群体性冷漠?
我在考虑如何避免这样的伤害,无论你是受益者视角还是受害者视角。
当你是受益者视角,你需要帮助,那呼救一定要具有指向性,眼神看着他呼喊,或者称呼其明显特征,穿白上衣的大哥,带帽子的美女,等等。观察人群,优先喊穿制服的形象也很高效,因为这制服代表了一种单位的信用背书,人们往往在工作状态下表现出更积极的一面,可以得到更实质的好处。
当你是受害者视角,那你要收起那些玻璃心的情绪,做好零收益的心理准备,每一分的回馈都是多余的馈赠,如此想来,那就好受多了。
当他们再问我付出的感受时,我想应该这么说,我要求的就是不出现坏反馈,这样平平静静的已经算是好的反馈了,我不需要那么多捧场的。
小孩子上台表演,老师都要求,别人上台一定要鼓掌。
领导发言,人事都要求,要说“收到”
在社会环境里,没有讨好你的必要,那显而易见的更容易沉默或者冷漠。
如果你也对此类的冷漠感同身受,学着尽可能友好的回应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