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从来想过自己会每天都坚持写作,其实我这个人挺懒的,很多时候做事情都会一拖再拖,我成为今天的样子还是有很多原因的。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当时的语文老师会逼着我们每天写日记,不写日记的话可以摘抄美文,而且每隔一段时间会挨个检查我们。当时挺烦她的,但是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每天还是坚持了下来。你以前做的很多事情,都会为你以后的成就埋下伏笔,所以请善待那些为了你好的人。

从初中这颗写作的种子就在潜滋暗长了,到了高中了,学业各方面压力都挺大的。高一的时候看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感触还是挺深的,对我后来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当时写东西的时间不多,更多的还是写的日记,有的时候会摘抄一些美文。那个时候也开始慢慢记录一些人和事,算是初窥写作的门径吧,当时也没有什么技巧,基本上都是想到哪就写到哪。后来看当时留下来的日记本觉得挺可爱,感觉当时很多想法是那么的幼稚,还有对世界的认知程度。但是怎么说也算是留下了青春的一份回忆,有过幼稚,才会成长,才会慢慢走向成熟。

到了大学,去年大一的时候基本上也都是偶尔写写日记。前一段时间看了余华的《活着》,看完之后,我抽了一根烟,当晚就写了一篇读后感,因为我看完以后我有话要说,发表以后引起了一小部分人的共鸣,我觉得写的还是挺成功的。最近在看沈从文的《边城》,写的挺好的,我还没有看完,不过我的读后感倒是想的差不多了,我希望能把这本书的读后感写好。真正开始每天都坚持写作是从2019年元旦过后开始的,我开始回忆以前的一些人和物,通过写作的方式给记录下来。后来我把抖音和手机上的游戏都给卸载了,实在无聊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写作,虽然写的不好吧,但起码给自己找了点事做做。我一般先构思自己要写的内容,然后先在我的一个本子上记录下来,算是草稿之后再用手机打一遍,什么地方要修改,什么地方要润色,进行加工一下,最后再配上图片发布。

坚持写作有十多天了,每次发表一篇文章都觉得是自己的心血,我没有想过自己会在写作这个领域能有什么成就,我只会把我想说的,想要表达的一字一句给写下来,我认为这样就挺好的。最后给2019年的自己定一个半年目标,半年内完成10本书的读后感,30部电影的影评,以及5万字的创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