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有个男孩子说:只要我一个电话没接,我女朋友就觉得我已经在劈腿了。这就是典型的自动思维。男朋友手机上有小姐姐,或者男朋友一有风吹草动就疑神疑鬼的,这也是典型的自动思维。
再比如,某一天听到两个同事在窃窃私语,一定在说谁谁谁的坏话了。碰到一件从未想过的高阶难事,第一反应就是这事儿我肯定做不来。某一天自己做了一件什么事情,脑子里自动脑补完成后谁谁谁的反应或者事件的后续导向。这些都属于自动思维。
我们常说的想不到结果是这样的。原来还可以这样啊。他怎么这样?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对违背自动思维的结果的反应,有时是惊喜,有时也是惊吓。
从两个方面讲吧。一种是对自己过度自信,过于绝对地相信事情一定会按自己的逻辑思维的方向发展,认为自己一定不会错。另一种是对自己不够自信,不相信自己能正确判断事件的导向,觉得自己没有可能没有机会突破。这两张心情我们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如何把握这个平衡度很重要。
万事没有绝对的对错,也无法用同一套标准去衡量所有事情,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考虑,它的对错可以完全相反。所以,一切都有可能,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考虑,然后再做权衡,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不断地得失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这是我的价值观。
首先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它是影响你在人生各个十字路口做抉择的基础力量,而它的形成,跟你的学识,经历,家庭,环境都息息相关。是你每一个决定的合成,是你每一天生活的沉淀。所以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完全认同。至于走出来的这个人生是不是你的理想,就要看你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无论当下状态是在哪一个阶段,是什么状态,遇到什么事情,如果我们想要靠近理想,就必须先行动起来。只有你动起来了,我们身边的环境才会发生改变,我们才会出现不一样的状态,继而迎接第一轮发展,否则只能一直困在泥潭里,不能自拔。
当你很自信的时候,多去考虑假如结果不是预料中的,那会是怎么样的,应该怎么应对?不可太决断。当我们没把握的时候,告诉自己,把目前所有能想到的想全后,能力范围内先去做起来,做了才知道有没有机会,做了才知道有没有希望,做了才知道这个方向对不对。有句话叫做“静观其变”。如果方向是对的,那就加强火力,继续前进。如果方向不对,一定要边动边调整,不能坐以待毙。退一万步讲,哪怕行动后发现我们真的达不到目标,也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不一样的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