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又是一年秋天到,天气渐渐变凉,黛玉的咳嗽又犯了,且越来越严重。为了养病,黛玉不出门,宝钗来看她,谈到身子、谈到疾病、谈到用药、再谈到寄人篱下的无奈,这个十五岁的姑娘有着太多的敏感心思。宝钗极力安慰,并力所能及地送她燕窝,让丫鬟熬了粥给她喝,养身补血,而不必惊动更多的人。
黛玉先前对宝钗心存介蒂,现在看来,确实对她有误解。
黛玉喝了两口粥歪在床上。天黑时下起了雨,约好宝钗过来说话的,如此一来,宝钗来不成了。
无聊的黛玉拿了一本《乐府杂稿》,看到《秋闺怨》、《别离怨》,心中更觉凄凉,写下《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续。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挑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黛玉的诗满目凄凉,被现代人谱曲后,听着更为凄凉。
正要就寝,宝玉来了,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来了。
“哪里来的渔翁?”看到宝玉的装束,黛玉笑。
“今天好些吗?吃药没有?吃了多少饭?”宝玉一边摘了蓑衣斗笠,一边举着灯照黛玉的脸:今天气色不错!
“别小看我这蓑衣斗笠鞋,它们不是寻常之物,是北静王送的。你若喜欢,弄一套给你!”宝玉对黛玉说。
“我才不要!戴上那个,就成了渔婆!”想到刚才说宝玉像渔翁,现在又说自己像渔婆,心里暗自责怪自己说话不经大脑,黛玉的脸“刷”地红了。
宝玉看了黛玉的《秋窗风雨夕》,大声叫好,黛玉夺下烧了。
宝玉掏出一个金表,看时间不早,该回去歇息了,起身告辞。
“跟得有人不?”黛玉问。
“有!”外面有两个婆子回话。
想着外面有风雨,黛玉将书架上的玻璃绣球灯拿下来,点一支蜡烛递给宝玉:这是下雨天专用的灯!
“我也有一个,没点来,怕摔碎了。”宝玉说。
“是人值钱呢?还是灯值钱!”黛玉责备。
玻璃绣球灯确实精美,可再怎么精美,也没她的宝哥哥金贵。
这边宝玉刚走,那边就有宝钗派的婆子拎着灯打着伞送燕窝来,还有一包梅片雪花洋糖。
“姑娘先吃着,完了再送来。”送过来的婆子转述宝钗的话。
黛玉:费心了!外面坐着吃茶。
婆子:不喝茶了,我们还有事呢!
黛玉:如今夜又长,可以玩几把牌的。
婆子:正是!
黛玉:难为你们了!误了你们发财,冒雨送东西来。回头吩咐丫头:给她们几百钱打酒吃,避避雨气。
黛玉出手挺阔绰的。贾府小丫头的工资一个月才五百钱,她打发给婆子的小费都赶上小丫头一个月的工资了。黛玉住在贾府,她的吃穿用度跟三春一样,另有老太太的心疼补贴(如风姐过生的份子钱,她和宝玉的都是老太太或太太帮忙凑的),黛玉不缺钱,只是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孤女,多了些悲凉。
两个婆子收了黛玉的赏钱,欢欢喜喜地离开。
紫鹃捡好燕窝,照顾黛玉睡下。黛玉躺在床上,感激宝钗的关心,又羡慕她有兄有母。想到宝玉不放心的雨夜探望,终是负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嫌疑。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黛玉的泪不自觉地又流出来。
读后语:这个秋雨淅沥的夜晚,秋花秋草秋窗秋雨秋凉让黛玉觉得更加凄凉,孤独的她无助地感受着这个悲凉的夜晚。好在,她心中的宝玉来了,寥寥数语的问候,温暖了秋凉笼罩的潇湘馆,也羞红了黛玉落寞伤感的脸。秋雨阻止了宝钗来潇湘馆聊天,却没能阻止她对黛玉的关怀。一包婆子送来的燕窝,一包雪花洋糖,足够甜润黛玉那颗孤独的心。父母去了,无兄无姊,宝玉与宝钗成为她此时心灵最近的人。幸好他们去了,或是派人去了,不然,心思重的黛玉,将是一个何等凄凉的夜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