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苗事件弄得家长人心惶惶,各路自媒体作者也都纷纷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就这件事,我看过三位作者的文章,分别是:郑渊洁、和菜头、连岳。
郑渊洁的那篇文章是被别的公众号转载的,名字叫做《我从1995年起就不信学校收费打的疫苗》,文中讲了他的儿子上小学时,找他要打疫苗的钱交给学校。
郑渊洁对此很警觉,因为学校打疫苗一般是不收费的,如果收费,那一定有问题。果然,学校为了有利可图,跟外面的防疫站联合向学生收费,统一打针。在郑渊洁的媒体朋友帮助下,儿子所在学校的全体同学免遭一次不知名的注射。
文中还列举了几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范围内发生的类似事件。读来令人毛骨悚然——想想我们小时候也不知交过多少回打针钱。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们的家长居然从来没有质疑过这样的事的合理性,而是一味地默默接受学校的通知。
和菜头似乎是个招骂体质,这次疫苗事件发生后,广大网友把他2016年写的一篇《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翻出来,作为给医药公司洗地的“罪证”。
作为公知人物,和菜头不负责说服那些看不懂他文章的人,只是用文字默默地影响那些有一定认知水平的人。对于这次的疫苗事件,和菜头一如既往地保持非常客观、理性和中立的态度,他既不骂无良商家,也不哀伤倒霉孩子,而是冷冷地再三论证这样一个观点:在这件事(给孩子打疫苗)上,你只能自己做决定。
连岳的文章标题很简单,就是《谈谈疫苗》。他先是对注射了假疫苗的儿童的父母的愤怒和恐慌表达了高度的同理心,也认同对肇事厂家追责的呼吁,但前两步都只是为了给他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起一个缓冲作用,以使读者尤其是宝妈读者接受起来不那么难。
连岳如此照顾读者的感受,也难怪他的每篇文章都有好几百人赞赏。
那么连岳想表达什么观点呢?他的观点是:这次的疫苗风波并不能成为最后一次,因为监管并不能杜绝问题。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经济水平,搞好家庭和孩子的卫生。这听起来似乎很残忍:纳了那么多税,为什么连基本民生都不能保证,还是要靠自己?
综合以上三位知名作家的观点,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我们老百姓都只能先自己扛着,然后扛着扛着就习惯了。
无论是奶粉事件,还是红黄蓝时间,又或者是现在的疫苗事件,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孩子从出生起就危机四伏,而这危机并非来自天灾,而是来自人祸。虽然我们倡导建设文明国家,但是人性之恶,远超人们的想象。
不用说,奶粉事件的当事人早就没事了,红黄蓝事件最后也不了了之,讲疫苗事件的有些文章已经被删除了……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人们不断地被伤害,但却一次次选择原谅,然后再次被伤害,又一次选择原谅——我们真的活得挺被动的。
当媒体报道的热度过去,当没有人再关注这些事,但是它们对我们的影响昔在今在永在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去保护自己和家人?
自己扛着吧。
连岳那篇文章的留言第一条:难道穷人的孩子就只能任其宰割吗?
连岳是这样回答的:穷孩子的生存,风险会大一点,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所以,弗兰克说的好:要么移民、要么认命、要是心不甘就好好赚钱。
无戒写作90天训练营第43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