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不如说是人山人海的周末,我回到了曾经生活过的城市——香港。香港依旧如我离开之时的样子,接纳着全世界,也保留着自己的韵味,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当然了,依然是摩肩接踵的人群和永远都不会沉睡的夜晚。
燥热慵懒的上午,我选择出门搭乘地铁回到那座一直让我心驰神往的乌托邦散散步,虽然仅仅待过一年的时间,但它带给我的经历和体验像是初恋一般独一无二,且每次回想起来都会让我禁不住嘴角上扬。站在拥挤的地铁站台,听着熟悉而陌生的港式粤语——是的,熟悉因为曾经生活过,陌生因为从来都没有学会,绝对是一门外语,可能比说英语都要难,但还是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大概2分钟的时间,下一趟列车已经停在眼前。依然是拥挤的车厢,车厢里总是挤满不同肤色的人群,我曾在刚来港时一度惊讶于它对人口的包容性,直到现在会觉得不如把自己叫做“cosmopolite(世界公民)”。学校里市中心非常偏,坐到“将军澳线”的倒数第一第二站还需要转乘一辆专线小巴才可以到达。还记得我在16年4月每天早晨坐车去学校的日子,因为那年4月是雨季,整整一个月没有见到太阳,作为来自北方的GIRL已经感到烦躁不安,但每次上山的路途都让我不禁心情变得愉悦,因为学校在山里,那年4月每天的山路可以说是雾气缭绕,所以我们同学都会感叹于此,不禁说到:“怕不是一座有仙气的学校吧。”这次小巴的司机没有以往那么“横冲直撞”了,多了几分温柔,大概10分钟的车程,便到了学校的公交站台。因为是周末,学校没有常规课程,校园也安静了几分,但依然有陆陆续续的各国学生背着背包在图书馆门口进进出出,和当初一样。
突然想起了一个段子,当初在这里读书时总是听到一些港独的言论,有些激进的学生当初也参与了“占中”的活动,但据说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非常少,为什么呢?大家都说占中的学生大概都非常的激进,头脑发热不清醒,坐个车直接就去了。而在我们学校,学生刚做好冲动的决定,在巴士站等个十几分钟下了山就变冷静了。可以看出学校的位置有多偏僻了。
站在图书馆门口,又回想起第一次熬夜看材料的日子。第一次因为学习在图书馆呆到了凌晨,在港的便利就是无论你在外游荡到多晚,总有一班车会把你送回家。当初的一门历史必修课把我和几位刚认识的同学分到了一个小组,我们当初一起讨论问题到深夜,一起喝咖啡,一起做班车回家,朋友之间的熟络不仅仅睡因为共同的爱好,课程当中的group work也让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背景不同的人连接到了一起,共同交流思想,分享钻研后的喜悦,也解决了很多难题。
坐着电梯一路向下,到了学校的最底端,从沿海的足球场开始绕着山路走,就像从前,累了就在海边吹吹风,小憩片刻便又开始了向上的征程。虽然道路坡度较陡,但也是铺好的路途,就像是在这里学习过的每一位学子,已经站在了先辈们的肩上,去拥抱艰苦却光明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