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5
读完吴军老师的《智能时代》,我终于搞明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是怎么回事。我认为,人工智能之于教育有两大意义:一是最大限度地解放老师的精力,让教育更加接近本来的样子,二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如果要我在今年读过的书中作出推荐,那就是这一本。
前些年看《甄嬛传》的时候,淳贵人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看了《演员的诞生》我才知道她叫谭松韵,今年还连续获得两个网络影视评选的最佳女主角,结果她和其他三位小伙伴上完舞台就被导师狠批。末了,她的一番发言让我很有感触。她说,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会跟我说,你演得很好,演得很好,然后我就特别有压力,我就怕自己演不好了。然后接到本子的时候, 就会有很多杂念。但是我来就是特别愿意听导师说,我的问题所在,我觉得这就是我来这儿的原因。因为现在我几乎找不着人去问说我怎么样,人家都说挺好的,或者就是好,我很少能看到我自己的问题。因为我一直告诉自己,做演员要保持初心,就是最初演戏的探索和新鲜感。我现在一上舞台重新的一个环境,跟平时在镜头前完全不一样,我觉得我又重新找到了去探索一个角色的出发点也好,或者这个角色该怎么做,我特别感谢。她真棒。
讲个故事。在日本保险业,有一位传奇人物叫做原一平。他刚从业的时候去拜访吉田和尚,向他推销产品,结果被严辞拒绝。师傅说他没有任何吸引力,要想改变,就要赤裸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在师傅的指点下,他开始定期邀请客户参加他举办的批评会。他对客户说,我才疏学浅,又没上过大学,连如何反省都不会,所以决定召开批评会,恳请阁下抽空参加,对我的缺点加以指正。谢谢。他所拜访的客户觉得这种性质的集会很有意思,所以都很痛快地答应了。面对客户爽快的应允,他既喜又忧。高兴的是,原一平批评会居然顺利地组成了;担心的是,他就要接受大家的直言批评了,不知道能否承受,内心十分惶恐。
第一次批评会就使原一平原形毕露:
—— 你的个性太急躁了,常沉不住气。
—— 你的脾气太坏,而且粗心大意。
—— 你太固执,常自以为是,这样容易失败,应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 对于别人的托付,你从不知拒绝,这一缺点务必改正,因为“轻诺者必寡信”。
—— 你面对的是各色各样的人,所以必须有丰富的知识。
—— 待人处事千万不能太现实、太自私,也不能耍手段或耍花招,一切都应诚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诚实,才会维持长久。
面对眼前这种情景,就好像自己被别人剥光了一样,一丝不挂地展现于大庭广众面前。他一面看着自己提供的客户吃着自己节衣缩食精心准备的晚餐,一面听着他们指手划脚地批评自己。他真想当众骂这群客户,但是不能,毕竟他们是自己盛情邀请来的贵宾,他只好脸上红一阵又白一阵地听着。
他把这些宝贵的逆耳之言都一一做了笔记,随时反省激励自己。事后,他又跑到典当铺把自己的衣物典当了,为的是准备下个月的批评会的会务资金。以后,典当铺又多了个顾客。在这样的情况下,批评会按月举办,从未中断过,一直持续了六年。每一次的批评会,他都有被剥一层皮的感觉。通过每次的批评会,他就有一次彻底的改变。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从被乡里公认为无可救药的小太保,最后成为连续15年全国业绩第一的“销售之神”。
每当我进某个班上第一堂课,在自我介绍之后我都会特别提出来说,虽然大家叫我老师,但同时我也是学生,不断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所以我强烈希望大家如果看到我有什么讲得不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指出来。当然,我看到你们身上的不足也会毫不保留地批评。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课堂上才会有学生敢对我吹胡子瞪眼睛,或者谁谁被我轰出教室的场景,虽然过程难看了点儿。不仅如此,下课之后我也常常会征询学生的意见,看到学校举办公开课比赛我也第一时间报名,评委点评时我干脆直接请求不要说好的直接讲不好的。我想,可能这都是我对教育和教学有一点浅见的原因。
我在大学渣成长群分享说,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形成一种越来越固定的思维定势。我们很多小伙伴儿在学校都有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但一开始找工作和实习,却猛然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我们绝大部分人,也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把外界对我们的褒赏当成自己真正的“资本”,其实是很危险的。这也是我为什么经常建议大家一方面多读书和实践,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定期请一些朋友给自己提意见的原因。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让“镜子”照到自己不曾留意的角落,让我们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