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这个时代非常推崇的事情,很多年轻人都怀揣能够达到自己的理想世界,想到有机会一定去自由施展自己的才华…
但是现实社会的实况非常残酷无情,我常常劝朋友年轻还是需要打稳根基,很多事情将就时机…
(最近读到比较好的概括时机的文章,分享一下:)
谷歌内部孵化器 Area 120 的合伙人加柏·塞尔(Gabor Cselle) 在Medium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分享了他对创业时机的看法。微信公众号“光涧实验室”编译了这篇文章。
在塞尔看来,时机是决定创业公司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创业公司所在的市场领域是否具备增长潜力和增长出现的时间,决定了一家公司最终能否取得成功。如果你想要创建下一个独角兽公司,你需要找到一个市场尚小但增长迅猛的领域。
塞尔表示,每个创业公司所在的市场领域,都可以根据市场大小和增长速度归纳成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市场很小,且不增长。塞尔说,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创业项目落在一个没有增长可能的细分市场里,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将是徒劳。在这个市场里,所有的公司都在销售或者提供老式产品和服务,比如说复印机、传真机和胶卷,几乎没有创业公司出现。这样的公司既没有制造增长的可能,也争取不到资本投入。
第二类,市场很大,但已经过了增长期。你可以设想一下,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创办一家新的智能手机生产商会是什么样?每天都要同现有厂商竞争;为了产品能够上架,你要筹集大量资金作为入场的筹码;大厂们依靠已有现金流为开发提供资金,你却需要零敲碎打着把自己的公司出让给风投们等等。
塞尔说,这类市场适合留给拥有资源的大公司,一旦他们发现机会就能够迅速部署团队并投入大规模的资本。但如果市场已经足够成熟,大公司也可能错失良机,微软的Windows Mobile 就是典型的失败案例。
在这类市场中也存在特例,知名投资人埃拉德.吉尔(Elad Gil)把它称作“拥挤的非拥挤市场”。这些市场看似已经成为红海,但对新产品或差异化产品依然留有机会。2010年的社交网络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时的社交产品市场似乎已被 Facebook 和 Twitter 全面占领了,但Pinterest、 Instagram 和 Snapchat这三款产品横空出世,开创了新的用户行为。
第三类,市场尚小,且远未进入增长期。你可能会发现一个超有价值的创意,但对于风险投资来说,它所在的领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起飞。如果你的公司不能及时站稳脚跟,很可能在市场进入增长期之间就倒闭了。WebTV 在 90 年代就开创性地推出互联网电视,但最终未能逃脱倒闭的命运,可今天几乎每个人都会用电视观看网络内容。
塞尔强调,过早进入是错误的代名词。创投融资的期限是 18 个月,如果你所在的市场在这个时间段内没有增长,你只能选择放弃。
第四类,市场尚小,但增长迅速。塞尔表示,这就是你想要的创业领域。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进入的时机恰恰好,而大公司还没有行动起来。不是说大公司的中高层没有发现这个机会,而是这个机会太小还不足以吸引他们投入更多。在大公司中,这种项目至少需要新增 50 个人力和大量的内部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创业公司能在这类市场中拥有机会。
这类市场中的机会具有一些共性:要么是被用户行为的变化驱动,要么是被技术驱动,或者由两者共同驱动。每一个类似的改变都会催生一大批独角兽公司。你需要在改变发生的时候刚好在场内,尝试所有的新产品,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机会 。
总的来说,创业时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结果。如果你准备创业,你需要谨慎考虑一下目标市场规模和发展阶段: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市场很小又缺乏成长性的领域,在那些已经走过了成长阶段的市场你也很难立足。你可以瞄准存在快速发展可能性的市场,但时机过早本身就是错误的代名词 。在这样的市场中想要获得最后的胜利,需要争取大笔资金,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节约每一分钱等待增长的到来。
最理想的状态,是去寻找市场尚小但增长快速的领域,公司的快速增长需要技术或者用户使用习惯的转变。在这样的市场中创业仿佛有如神助,无论是募资,销售还是搭建团队都会很容易。
以上就是塞尔总结的创业 4 种时机和应对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