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触碰,尤其是“情感触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孤独感的体验,同时也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孤独感之所以越来越强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彼此间的情感触摸频次,在不断降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触摸频次的降低呢?
从更加宏观的社会视角来看,是由于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城市化等一系列现代化进展的推进,让我们集体觉醒了一种意识:自我空间意识。
无论是现实中的物理空间距离,还是精神上的独立性与个人主义,现代社会的每个人,都在极力追求自我空间的不断扩张。
恰恰是这个过程,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隔开来,越拉越大。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情感触摸的成本增加,触摸的机会减少。
这是我们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
我们既渴望情感接触,同时又恐惧接触所带来的威胁;
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我们永远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
究竟有没有办法,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既满足我们彼此接触、彼此依恋的需求,同时又能保证我们的自我空间时刻不受侵犯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科学进展》学术期刊在2022年刊载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科学家们正在从技术的角度,试图给出更好地解决方案,其中“中介触摸”和“替代触摸”是研究热点。
先说“中介触摸”,这是由计算机作为中介并主导的一种情感触觉刺激,它综合了情感计算、触觉技术和用户体验等多学科领域。
相隔很远的两个人,可以借助有形物体、机器人、可穿戴物品等中介设备,进行虚拟触摸。
它能够增加触觉、温度、震动等信息,来模拟真实互动中的触摸体验。
同样能够促进情感交流,提升互动双方的亲密感。
再看“代替触摸”。
“代替触摸”不存在和其他人的互动,而是通过某种刺激代替真实的人际触摸,从而引发大脑体感皮层活跃,使人产生类似触摸的体验。
代替触摸的优势在于,在脑部引起虚拟的触觉体验,使个体可以体验到触摸的益处,同时又不受形式上的限制。
触摸自己、宠物和物体等,都可以成为被“代替”的对象。
有研究者称:虽然这两种技术,还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技术问题,但其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值得期待。
它们不仅可以解决医学和心理治疗等专业领域中的伦理问题,而且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或替代的干预方式帮助自闭症患者等。
回避真实触摸的人群适应和接受情感触摸,纠正对触摸不良的体验模式。
这是科学正在给出的解决方案。
作为情感丰富的人类,我们依然更加渴望真实的接触和爱。
也许此时此刻,你仍在为扩大自我空间而不断努力,也许你时常感到孤独。
对于你爱的人,你所珍重的人,请不要吝惜对他们的爱意的表达。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一天需要4个拥抱来存活,8个拥抱来生活,12个拥抱来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