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生活中观自尊

从生活中观自尊

作者: 薛玉玮 | 来源:发表于2019-05-02 22:00 被阅读0次

放假时,读书日。

今天翻开的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和精神病医生弗朗索瓦·勒洛尔合著的《恰如其分的自尊》。刚刚看了个开头,就感觉有好多话想说。

先总结一下第一章的主要内容。

从上面图片也可以看出,自尊由三大“成分”构成:自信、自我观和自爱。

自爱是自尊的基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儿童时期从家庭中获得的爱和情感的滋养。自爱的人对自己充满善意,对自己满意。

自我观是我们看待自己的目光,是对自己优缺点的评价,认为自己有哪些潜力和不足。这种评价主要来自于他的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对他的期待。

自信比较好理解,自信的人认为自己有能力在重要场合采取恰当的行动。自信主要来自于我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模式。孩子们如果学习到,失败是他行为的一种可能后果,而这种后果并非不可挽回,就会慢慢地建立自信。要让孩子学会从困难中汲取教训,而不是得出最好不要行动的结论。

上面的三大支柱相互依存。自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尊重自己,听从自己内心的需要和欲望)会让人对自己有一种积极的评价(相信自己的能力,对未来有愿景),接着会对自信产生积极的影响(积极行动,对失败没有过度的担心,也不过度害怕别人的评判)。

上面的内容,大多是一些概念性的,自己以前也大约了解,所以感觉并没有带给我多大的信息冲击。下面的一段,让我深有感触。

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各种活动主要想满足两大需求,这两大需求是培养自尊必不可少的养分:第一,感觉自己被人爱(被欣赏、同情、受欢迎、被人渴望等);第二,感觉自己有能力(表现好、有天赋、能干等)。无论在什么领域,我们都期待这双重需求的满足,因为自尊不是一次塑造、一劳永逸的,它是我们人格当中不断变化的一部分,需要不断获得滋养。

只有差异才是信息。这段话让我矫正了自己的一些观察和想法。最近一段时间,我会把简书内容分享在朋友圈里,这让我在书写的时候,就有意识的观察自己,是不是在哗众取宠,有没有因为自己的一点小感悟而沾沾自喜?如果都不是,我为什么会到朋友圈里分享?现在明白了,之所以这么做,是想满足自己这两种需求,是我滋养自己的一种方式。

这,就是读书带给我们的豁然开朗。

相关文章

  • 从生活中观自尊

    放假时,读书日。 今天翻开的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和精神病医生弗朗索瓦·勒洛尔合著的《恰如其分的自尊...

  • 生活中观察

    总忙于自己的事,纠结于自己的念头。忘记抬起头来看看周围的人是怎样的生活。这是我的大毛病。 自我为中心,领悟不到在整...

  • 从飞车中观人生

    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它只是与普通的游戏不一样,这一场游戏你想也玩,你不想玩也得玩。然而,其归根到底的问题会是什...

  • 观空心空性真空,无相无念无住空。

    作者/木子慧 百日观空: 在喧嚣的都市里观空, 在繁华的闹市中观空, 在人间烟火色中观空,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观空,...

  • 【人生三术】学会见微知著,从事情看清事物本质

    一、从生活习惯上看做人的态度,从兴趣爱好中洞察个人情趣 1、从生活习惯中观察 观察一个人做人的态度,最好的方法就是...

  • 提升灵性空间的活动

    每日一篇 20180501 第16篇 上篇提供了如何在生活中观察自己的步骤。(参见文章如何在生活中观察自己?)如果...

  • 一切的竞争其实都是效率之争

    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无非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效率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进行优化和积累的。 要从宏观、中观、...

  • 《恰与其分的自尊》读书笔记

    什么是自尊? 自尊就是你怎么看待自己! 由自爱、自信、自我观三大支柱构成。 自尊从哪里来? 自尊的起源与自我...

  • 读书摘抄2022年3月31日 坚持分享第171天

    自尊体验可以区分为高自尊、中等自尊和低自尊三个等级。高自尊与以后对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相关,而低自尊则与以后的情绪不...

  • 从自尊到自强

    当你过分强调自尊的时候,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强大。 当我看到这句话,内心一震!很多有关自尊的画面出现在我的脑海中!父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生活中观自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eonqtx.html